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方——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方——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一)毕业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

目前,部分毕业生对自身定位不准,心态较为浮躁,有的同学频繁更换工作单位,好高骛远;有的同学颇有干一番事业的理想,却不愿从小事踏踏实实地做起。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部分单位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积极肯干,工作踏实主动,敢于挑重担,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也有一部分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不强,缺乏吃苦精神,有些毕业生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很少安心工作。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正确定位、放稳心态,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顺利就业的坚实基础。

(二)毕业生应树立均衡发展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校园里的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广阔舞台。毕业生对于学校各级组织或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完成好自己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一方面能汲取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在课程和社团的选择上应该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注重文理渗透,兼顾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毕业生应树立科学就业的观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在择业的过程中,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也就是说,毕业生既要看到自己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自己短处的一面;既要看到就业的压力,也要看到就业的机遇,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同时,在上学期间,还应该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抗挫折能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在访谈中,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刚开始工作时,他们往往充满激情,但工作一段时间后,稍有挫折就容易消极处事。因此,大学生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借助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各种切身感受和体验,提前了解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了解即将面临的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分析现状,评判自我,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最佳职业结合点,为自己顺利就业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