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历歧视

六、学历歧视

学历歧视指用人单位在录取过程中,不仅对最高学历进行审查,还对毕业生的第一学历进行审查,分出等级,区别对待。它是基于学历的要求对求职研究生群体内部的区别、排斥或特惠对待而形成的就业歧视。我国的毕业生学历有不同的层次,表现在研究生就业中主要体现在:1.对第一学历的歧视。第一学历歧视是一种新型的就业歧视,指用人单位在录取过程中,除了对最高学历进行审查外,还对毕业生的第一学历进行审查,分出等级,区别对待。如一些用人单位因为研究生的本科不是“211”或者“985”而将其拒之门外。[23]2.对毕业学校的歧视。用人单位通常优先考虑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种现象使得毕业于普通院校的具有真才实学的研究生找不到理想工作,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和流失。3.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通过在职联考和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两种途径,在职进行培养,毕业后只取得学位证书,即没有学历认证。在招聘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只看重学历,认为非全日制的培养不系统、不全面,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困难。[24]上海招聘网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因为高不成低不就,用人单位普遍对研究生信心不足。从用人单位的立场看,他们认为高学历就意味着高成本,这使得研究生的求职之路变得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