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校毕业生的跨省就业流动

二、甘肃省高校毕业生的跨省就业流动

在跨省就业流动上,以甘肃省为研究视角,将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地分为甘肃与非甘肃对毕业生就业流动进行考察,由于只有2013 年的问卷在生源地、就业地变量中涉及具体省份,其他年份的数据库中关于生源地和就业地只涉及东、中、西部,故仅使用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

(一)就业分布

本节将高校毕业生划分为东、中、西部其他省份,西部其他省份生源是指除甘肃以外地处西部的其他省份。从表4.3.11 可以看出,2013 年甘肃生源人数远高于其他地区生源。在本专科生中,甘肃生源占整个毕业生总数的80.2%,人数达到4007人,生源最小的是东部地区,仅占比4.3%。说明甘肃省各大高校在招生方面对其他地区的招生力度偏小,另一方面反映愿意到甘肃求学的外地生源大学生较少。在研究生中,东部生源的研究生占比20.3%,中部生源研究生占比30.5%,与甘肃生源研究生占比相差13.5%、3.3%。

表4.3.11 甘肃高校2013届毕业生各地方生源情况

下面考察甘肃生源和非甘肃生源毕业生的分布,通过生源地的分类可以看出(表4.3.12),在甘肃生源中,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中留在甘肃本地就业的比例最大,分别达到69.3%、71.3%,其中本专科生留在西部其他省份的比例为18.4%,这一比例大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由于“邻里效应”,甘肃生源毕业生更多的会选择在甘肃周边的西部省份就业。在研究生中,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的甘肃生源研究生的比例为11.9%,仅次于在甘肃地区就业的比例,高于在西部其他省份就业的比例,这点有别于大学毕业生。从表4.3.12 还能看出,甘肃高校甘肃生源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流失率分别为30.7%、28.7%。

表4.3.12 2013届甘肃生源毕业生落实单位分布情况

表4.3.13 是非甘肃生源就业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留在东部就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分别占到了42.7%、49.1%,其次是中部地区,达到25.3%、29.7%。在西部就业的毕业生中留在甘肃的比例最高,本专科生为19.5%,研究生为12.6%,而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西部其他地区工作的总数仅占12.4%、8.6%。可以看出,大多数外地生源的毕业生都选择东部发达地区或回乡就业。同时,非甘肃生源在甘肃工作的比例大于在西部其他省份工作的比例,这是由于毕业生求学地在甘肃,所以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在自己的求学地就业。总体来看,甘肃高校非甘肃生源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流失率分别为80.5%、87.4%,这种高流失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甘肃经济的发展。

表4.3.13 2013届已落实单位的非甘肃生源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表4.3.14 是2013 届不同生源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通过观察不同生源地的毕业生就业分布可以看出,生源地在东部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在自己家乡就业,比例达到78.3%,选择在甘肃就业的仅占11.7%,在中部工作本专科生比例最少,只占3.3%。中部生源的本专科生也有相同的特征,即选择在中部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40.5%,选择在东部就业的比例为32.2%。西部其他省份的毕业生选择在甘肃工作的比例最高,达到33.3%,其次是在东部就业。甘肃生源中,毕业生留在甘肃就业的比例占了绝对优势,达到69.3%。从整体来看,毕业生绝大多数都选择在自己生源地区就业,除此之外更多地倾向于东部发达地区就业,说明东部发达地区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的就业吸引力。在西部其他省份中留在甘肃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最大,不同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生源毕业生回本地区工作的比例最大的规律,说明在相同地区中,由于毕业生在甘肃就学,毕业后会更多地选择甘肃就业。同时,对于甘肃生源的毕业生,除了留在生源地甘肃就业外,也有一部分选择在西部其他省份就业,说明甘肃籍毕业大学生由于邻里效应更愿意在西部周边的省份就业。

表4.3.14 2013届不同生源地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表4.3.15 是不同生源地研究生就业分布情况,东部生源回流东部的比例最高,达到95.9%,中部生源回到中部地区工作的比例最高,达到49.0%,西部其他省份地区生源在甘肃工作的比例为38.5%。甘肃生源留在甘肃就业的比例为71.0%。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就业流动性没有本科生强,但有更强的返回流动性,大多数研究生都会选择返回自己生源地工作。其次是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生源的毕业研究生在甘肃工作的比例最大,与上述本科生流动规律相同。

表4.3.15 2013届不同生源地研究生就业分布情况

(二)两类毕业生的就业流动

通过分析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数据可知,甘肃生源本专科生流出甘肃省的人数为377 人,非甘肃生源流入甘肃工作的人数为47 人,差额为330 人,表现为严重的人才“顺差”。差额占甘肃生源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为28.3%。毕业研究生中,甘肃生源流出甘肃省工作的人数为29人,非甘肃生源流入甘肃工作的人数为22人,其差额为7人,差额占甘肃生源毕业研究生比例为7%。总体来说,本专科生的流动性比研究生要强。

从表4.3.16 可以看出,甘肃生源本专科生流动到外地就业的比例为30.6%,大于2013年西部生源本专科生流动到外地就业的比例(15.9%)。2013届甘肃生源研究生到外地工作的比例也同样高于2013 届西部生源到外地工作的比例。2013 届非甘肃生源本专科生在甘肃工作的比例为15.9%,研究生比例为11.1%,大于2013 届非西部生源在西部工作的比例,说明甘肃属于人才流失严重的省份。

表4.3.16 2013届甘肃生源和非甘肃生源毕业生跨省流动情况

表4.3.17 甘肃生源毕业生跨省流动情况,本专科生前期流动明显小于后期流动,即很多甘肃生源本专科生选择到甘肃以外地区就业,而外省生源地本专科生在甘肃接受完高等教育后更多的选择去其他省区就业。在研究生中,后期流动大于前期流动,但两者差距不大;在前期流动中,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生源在甘肃就业的比例大于东部地区,后期流动中可以看出更多的甘肃生源研究生倾向于到东部地区就业。

表4.3.17 2013届甘肃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流动情况

在甘肃高校不同性别毕业生的跨省区就业流动中可以看出(参见表4.3.18),非甘肃生源男性毕业生的前期流动小于女性毕业生的前期流动,说明非甘肃生源女生在甘肃求学后相比男生更易留在甘肃就业。相反,甘肃生源地男性毕业生的后期流动大于女性毕业生,说明甘肃生源男性毕业生比女性毕业生更愿意去外省就业。非甘肃生源男性毕业生留在甘肃就业的比例很小。在后期流动中,甘肃生源男性毕业生去省外就业更多选择去西部其他省份。就女性毕业生而言,前期流动中,来自中部和西部其他省份生源地女性毕业生留在甘肃工作的比例显著高于东部地区生源地女生;后期流动中,甘肃生源地女生去东部和西部其他省份就业的比例远大于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说明甘肃生源女性毕业生在后期流动上更倾向于选择去东部和西部其他省份。

表4.3.18 2013届甘肃高校不同性别毕业生跨省就业流动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甘肃是人才“净流失”严重的地区,那么这些甘肃生源都流动到哪些省份就业?其就业分布上呈现怎样的规律?以下分析甘肃生源流动到外省就业的分布情况,从表4.3.19 可以看出,甘肃生源毕业生流动到西部其他省份所占比例最高,占甘肃生源流动总人数的58.8%;其次是东部地区,占总人数的24.0%,其中京津沪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占比就达到13.6%;到中部地区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其他地区最少,占比仅17.2%。在东部地区就业甘肃生源毕业生选择在北京的最多,占流动到东部地区就业的甘肃生源毕业总数的18.9%,其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占比分别达到17.0%、16.0%、16.0%,相比之下,占比最小的依次是福建、辽宁、天津。流动到中部地区就业的甘肃生源毕业生中,选择去湖北就业的毕业生占比最高,占比达到43.4%,其次为山西,占比为13.2%,其余中部省份占比都普遍偏小。西部其他省份中,甘肃生源毕业生在新疆就业的最多,占在西部其他省份工作的甘肃生源毕业生总数的34.6%,其次是陕西和青海,占比分别为22.3%、20.8%,最少的是西藏,占比仅1.2%。总体来看,2013届甘肃生源毕业生流动到省外就业的人数,就业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新疆、陕西、青海、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其中新疆、青海、陕西都是甘肃周边省份,可以看出甘肃生源毕业生就业流动呈现邻里效应,即在流动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到周边省份就业。

从学历层次分析跨省流动的甘肃生源毕业生(如表4.3.20所示),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流动到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数一样多。相比之下,到中部就业的比例最少。在各个城市的分布上,2013 届甘肃生源的研究生选择到北京就业的人数最多,占整体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研究生的45.5%。在西部其他地区,去陕西就业的研究生最多。

本科生方面,甘肃生源本专科毕业生去新疆就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青海和陕西。在东部地区,本科生选择就业的省份中,去广东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上海、江苏、北京。在中部地区,去湖北的本科毕业生最多,占比达到50.0%,人数远远高于其他中部城市。在西部地区,去新疆的毕业生最多,占比达到34.5%,其次是青海、陕西。

在不同性别甘肃生源跨省流动中(如表4.3.21所示),女性毕业生选择东部就业的比例高于男性毕业生,选择中部和西部就业的人数低于男性毕业生。女性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就业的城市分布中,选择上海的人数最多,占去东部就业的女性毕业生人数的21.2%;其次是北京、广东、江苏。中部地区中,选择在山西就业的女性毕业生最多,其次是湖南。在西部地区,选择在新疆工作的女性毕业生最多,占去西部其他省区就业的女性毕业生人数的36.2%,其次是陕西和青海。甘肃生源男性毕业生跨省流动中可以看出,在东部地区,男生选择去广东和北京就业人数最多。在中部省区中,选择在湖北就业的男性毕业生最多,占总体去中部就业的男性毕业总数的49.2%,远高于其他省区。选择在西部其他省份就业的男生选择去新疆的最多,其次是青海和陕西。

综上所述,甘肃生源毕业生在就业流动上呈现邻里效应,即更倾向于选择甘肃周边省区就业。在学历上,研究生地区间流动比本科生更具普遍性,而本科生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更多。在性别上,男性毕业生跨地区流动人数远高于女性毕业生,在就业流动中男性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在西部其他省区就业。

表4.3.19 2013届毕业生甘肃生源就业分布省区情况

续表4.3.19

表4.3.20 2013届不同学历层次甘肃生源毕业生就业分布省区情况

续表4.3.20

注:“—”表示无数据

表4.3.21 2013届不同性别甘肃生源毕业生就业分布省区情况

续表4.3.21

注:“—”表示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