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二、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创业文化的引领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无疑成为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是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器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涉及诸多板块和内容,最为关键的是响应新时期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以及解决与实践脱节等固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属性,是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学与实践需求的统一、知识与方法技能的统一,必然要求高校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倒逼改革。

(二)是完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

相比专业教育“植入”为主的特性,创新创业教育是跨学科的通识教育,倡导拓宽学生知识宽度、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方式,更加符合以人为本、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延伸了人才培养的边界,拓展了就业的渠道,为“人尽其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

(三)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推手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坚持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强人才就是强实力。我国高校在校学生和当年毕业学生的创业人数的比例呈现增长态势,2016年在校学生创业比例达到4.6%,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达到3.1%。[8]按照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近750 万人的规模来计算,高校学生已经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