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现状

一、甘肃省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现状

2013 年年末,甘肃省人口数为2582 万人,居全国第22 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268.01 亿元,同比增长10.8%。人均GDP 为24 296 元,居全国第30 位。2013 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51∶50.28∶36.21 调整为14.0∶45.0∶41.0,与2012 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0 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2 和0.8 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40.92 亿元,占GDP 的比重为2.25%,位居全国第27位。

(一)甘肃省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5》,2015 年甘肃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21 名(2014 年为18 名)。甘肃省创新能力各项指标排名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其中创新实力保持在25位不变,创新效率比2014 年下降一位至第16 位,创新潜力从2014 年第6 位回落至第19 位。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 个指标的排名分别为第20位、第22位、第15位、第26位和第27位。创新绩效与2014年排名相同,知识创造排名比2014年上升了一位,知识获取、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分别比2014 年下降了10 位、7 位和4 位。创新基础设施、金融环境综合指标排在全国后五位。

表12.4.1 甘肃省创新能力综合指标[23]

续表12.4.1

(二)甘肃省创新创业人才现状分析

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创新创业人才存量不足。图12.4.1 可以看出,甘肃省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从人才总量上来看,2004 年甘肃省创新创业人才数约为44 万人,2013 年这一数字接近52 万人,但从增长趋势上可以看出近几年增长放缓。

图12.4.1 甘肃省创新创业人才总量及增长率[24]

从甘肃省创新创业人才就业结构上来看(表12.4.2),在不同产业间存在差异。多年以来,甘肃省的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60%左右),而甘肃省创新创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维持在80%以上,且比例一直在增长。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创新创业就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处在较低的水平,且一直在下降,由2005年的13.27%下降到2013年的6.91%,稍高于第一产业。

表12.4.2 甘肃省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及构成[25]

(三)甘肃省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有效举措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14 年甘肃省密集出台了《甘肃省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甘肃省专利奖励办法》等一批政策措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8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凝练组织科技项目85 项,安排资金1.12亿元;组建了两个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相关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的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了11个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实施“品牌引领工程”和“专利导航工程”,促进知识产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