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就业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必然产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最初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发展到了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进入大学深造不代表着进入了“保险箱”,就业竞争的压力始终围绕着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自主择业并不代表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放任不管。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和学校同样要起到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因此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二)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发展休戚相关。一方面,2003 年4 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将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国家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学校的中长期发展、新增专业计划审批、当年招生计划等一系列内容挂钩。可见,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关系着学校的发展,较低就业率会影响到国家对学校的投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计划。

从另一方面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普通高校数量急剧增加,高校之间的竞争力也开始逐渐加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人才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大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来体现,高校的声誉和综合实力也更多地需要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来评价。

因此,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学校的人才输出,有助于提高学校声誉,有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学校可以掌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学校改进大学生培养方案,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我国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为此我国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两个战略的实施主要通过我国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高等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情况的最直接方式,通过它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就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改革高校的发展策略和培养定位,实现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