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同学相比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

八、与其他同学相比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

对“与其他同学相比,对自己工作”满意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如表6.3.8 所示。其中,2007 年研究生人数最高达到67.3%,本科生为46.4%,专科生为46.5%,基本持平;2008年满意度人数比例最高的是专科生为69.1%,其次是研究生,本科生最低为56.7%;2009年研究生人数比例最高为53.8%,其次是本科生,专科生人数比例最低为34.3%;2010 年的统计数据中,研究生的人数比例为59.2%,本科生为45.9%;2013 年专科生的人数比例为48.5%,本科生为36.7%。从历年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较其他同学而言,对自己工作满意的人数比例基本都达到半数左右。

表6.3.8 对“与其他同学相比,对自己工作”满意的毕业生人数比例(%)

注:“—”表示无数据

综上所述,甘肃省高校毕业生中已经落实了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其就业满意度不甚乐观,并且专业对口程度也是差强人意,这需要高校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总体而言,学历越高的毕业生对就业环境的满意度越高,说明学历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一项重要因素。

【注释】

[1]侯德伟,于基伯,李芳菲.论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内涵及特征[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4):87-88,125.

[2]岳昌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84-96,189.

[3]吴亚娟.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学生就业满意度统计及预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10-513.

[4]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2-46.

[5]张建奇.关于大学生就业意识、能力准备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1(4):103-106.

[6]岳昌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84-96,189.

[7]赖雪芬,董洋,史惠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J].现代妇女,2014(1):148,152-153.

[8]吴亚娟.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统计及预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10-513.

[9]刘奎颖,郄丽娜,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39(6):48-52.

[10]代宝霞,周虎.基于双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1):38-43.

[11]李斌.试谈基于就业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140-142.

[12]魏昶,安晓镜.商贸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J].中国商贸,2015(3):173-175.

[13]赖雪芬,董洋,史惠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J].现代妇女,2014(1):148,152-153.

[14]岳昌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84-96,189.

[15]刘雪莲.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16]支磊.民族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满意度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17]赖雪芬,董洋,史惠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J].现代妇女,2014(1):148,152-153.

[18]高耀,刘志民,方鹏.人力资本对高校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2010年网络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2,28(2):77-85.

[19]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2-46.

[20]冯虹,汪昕宇.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现状及其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调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71-78.

[21]郑茂雄.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2):131-136.

[22]冉云芳,陈静.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基于浙江省的调查[J].教育与经济,2014(2):40-47.

[23]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2):117-119.

[24]刘雪莲.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25]杨容,张进辅,李艾丽莎,等.重庆高校毕业生择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1):80-83.

[26]杨其勇,张杰.“五个满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