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就业指导全程化、系统化模式
借鉴国外就业指导经验,就业指导工作不只是大学生即将毕业阶段的指导教育,而应该是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一个持续、系统的培养过程;不应是阶段性或突击性的,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也就是说,高校就业指导应当是发展性的生涯辅导。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从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高校应主要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尝试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学校应对其进行提高就业能力、扩展求职过程相关知识的辅导及教育等。社会和企业等有关部门也要对已就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跟进培训,逐渐提高整个社会劳动力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