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校毕业生理想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的差异

三、甘肃省高校毕业生理想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的差异

通过对甘肃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与理想就业单位性质的比较,可以看出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学生最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其次是学校、外企、科研机构,愿意去私企、乡镇企业和其他就业途径的人数很少。而实际就业结果显示,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人数是最多的,其他依次是私人企业和学校,党政机关、外企。选择乡镇企业和其他就业途径的大学生的确很少,这一点和理想的情况是一致的。表5.3.1 所列是2007—2012年本专科生理想就业单位和实际就业单位的比较,图5.3.4是以2010年数据为例,显示本专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研究生理想的就业单位和本专科生类似,比例较高的依次是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实际就业结果也与本专科生相似,比例最高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学校就业的比例也较高,其次是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外企,虽然理想单位是私人企业的人数极少,但仍有一部分研究生选择了在私人企业就业。与本专科生相比,研究生在科研机构和学校就业的人数要多一些,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数较少。表5.3.2是2007—2013年研究生理想就业单位和实际就业单位的比较,图5.3.5 以2010 年数据为例,显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表5.3.1 本专科生理想就业单位与实际就业单位情况对比(%)

注:“—”表示无数据

图5.3.4 2010届本专科生理想就业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情况对比

表5.3.2 研究生理想就业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情况对比(%)

注:“—”表示无数据

图5.3.5 2010届研究生理想就业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情况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