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主要结论

第四节 主要结论

通过对2007—2013年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就业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从就业地区来看,甘肃省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有超过55%的比例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而实际到西部就业的比例低于意愿比例。对不愿去西部地区工作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认为发展机会较少,自然条件艰苦,离家太远等,这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

第二,从就业地点来看,甘肃省高校毕业生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愿意到农村地区就业,而实际就业结果相差悬殊。调查结果显示,本专科生在农村地区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占15.6%,而研究生仅为2.0%。不愿意去农村就业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发展机会,收入太低,自然条件艰苦等。

第三,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最强的单位是党政机关,其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不太愿意去外企、私人企业,乡镇企业等;而实际就业结果显示,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单位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次是学校、党政机关,再次是私人企业、科研机构和外企。

第四,从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来看,甘肃省高校毕业生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个人今后发展”(28.0%)、“经济收入”(22.2%)、“个人兴趣与爱好”(13.0%)、“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12.2%)。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期望,也是优先结合这些因素来考虑。首选党政机关等声望地位高、稳定性好的单位;其次选择国有企业等工资稳定,福利及社会保险健全,能较好解决落户和人事档案问题的单位;最后选择私营和外资企业等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工作稳定性相对较低的单位。对于已签约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高校毕业生中有44.2%对于找到的工作表示“满意”,5.7%“不太满意”,0.9%“很不满意”,这说明甘肃省高校毕业生择业的过程中理性地调整了就业意向,最终找到了相对满意的工作。

第五,从薪酬水平看,甘肃省高校毕业生的期望月薪要低于实际月薪,2013 年,本专科生的平均期望月薪比实际月薪低324.2 元,实际月薪在3000 元以上的占21.4%,高于预期的11.4%,实际月薪在1000~2000 元的比例也比预期低了约20 个百分点;研究生的平均期望月薪比实际月薪低309.3 元,实际月薪在3000 元以上的达到64.4%,高于预期的52%,实际月薪在1000~2000 元的比例为6.1%,低于预期的12.4%。可以说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期待值属于正常期待值,比较理性、客观,对目前的择业环境和自身条件有一定的认识,但期待月薪低于实际月薪也说明高校毕业生对月薪期待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