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分布

二、中国分布

早在唐代,我国种茶范围已遍及现今的14个省(区),陆羽在《茶经》中把它们分成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和岭南八大茶区。在宋、元、明、清,我国茶区面积不断扩大。现代茶树的生长区域从海南五指山到山东青岛,从西藏林芝到台湾地区东岸都有分布,但茶树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云南高黎贡山一带以东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范围内。截至2020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为4747.5万亩。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生态条件、产茶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将全国划分为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产区。

(一)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区域范围包括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福建东南部、台湾、海南等地,年平均气温为19~22℃,茶的年生长期为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华南茶区出产的茶类以红茶、乌龙茶、白茶为主,名茶有大红袍、正山小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台湾乌龙、英德红茶、六堡茶等。

(二)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处于我国西南部,区域范围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地形复杂是西南茶区的主要特点,这里多盆地和高原,土壤类型十分复杂,云南中北部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或棕壤,而四川、贵州及西藏东南部则以黄壤为主。

多种多样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让西南茶区茶品资源丰富。这一区域的名茶有普洱茶、滇红、南糯白毫、都匀毛尖、遵义毛峰、湄江翠片、竹叶青、峨眉毛峰、蒙顶黄芽、蒙顶甘露、凌云银毫等。

(三)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的区域范围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广东和广西的北部、福建的中北部、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广大种植区域。

江南茶区大致与江北茶区望江相对,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江南茶区大部分位于北纬30°附近黄金产茶带上。适宜的气候、丰富的地貌是这条产茶带的最大优势。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茶区广出名茶,其中有西湖龙井、径山茶、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茶、安化天尖、茯砖茶等。

(四)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是最北部的茶区,其区域范围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及山东沂河以东部分地区,包括皖北、苏北、鄂北、豫南、鲁东南、陕南、陇南等地。

这一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名茶有紫阳毛尖、信阳毛尖、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碧口龙井、日照青雪、舒城兰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