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服务中的常用礼节

三、茶艺服务中的常用礼节

(一)鞠躬礼

鞠躬礼分为站式鞠躬礼、坐式鞠躬礼和跪式鞠躬礼三种(见表7-1)。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站式鞠躬礼(见图7-2)与坐式鞠躬礼比较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上半身平直弯腰,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做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协调感。真礼要求行90度礼,行礼与草礼的弯腰程度较低。在参加茶会时会用到跪式鞠躬礼。真礼以跪坐姿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身体倾至胸部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当(切忌低头不弯腰或弯腰不低头)。稍做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行礼两手仅前半掌着地,草礼仅手指第二指节以上着地。

表7-1 鞠躬礼的种类

图7-2 鞠躬礼

(二)伸掌礼

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伸掌姿势为: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仿佛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三)叩指礼

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早先的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叩手礼有三种。

1.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行的礼

行礼者将五个手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一般情况下,敲三下就可以了,相当于三拜。

2.平辈之间行的礼

行礼者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3.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行的礼

行礼者用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头。一般只需敲一下,表示点一下头,如果特别欣赏、喜爱对方,可以敲三下。

(四)寓意礼

寓意礼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形成的带有特殊意味的礼节,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示对客人的敬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凤凰三点头

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2.关公巡城

潮州工夫茶艺多用。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这个动作是巡回的运动,目的是把茶水的分量和香味均匀地分配给三只茶杯,以免厚此薄彼。

3.韩信点兵

潮州工夫茶艺多用。将留在茶壶中的最后一些茶,一杯一滴,分别滴入每个茶杯中,人称“韩信点兵”。最后几滴茶往往是最浓的,是茶汤的最精华醇厚部分,所以要均匀分配,平等待客。

4.壶嘴不能正对客人

沏茶时放置茶壶要注意,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就表示请客人离开。

5.回转斟水、斟茶、烫壶动作

右手操作时必须逆时针方向回转,左手则顺时针方向回转,表示“来、来、来”的意思,招手欢迎客人观看、品尝,若相反方向操作,则表示挥手“去、去、去”的意思。

6.茶倒七分满

斟茶时只斟七分满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客人握杯啜饮。

7.不要反复地劝人喝茶

敬茶要自然,喝茶也自然,不要反复地劝人喝茶,感觉是提醒到时间了,要送客人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