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紫砂壶与假紫砂壶的鉴别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紫砂壶的魅力在于其内部的双气孔,以及原矿所蕴含的相关微量元素,且具有泡茶聚香、无熟汤气的特点,是名副其实的“茶具之王”。而非原矿类的紫砂壶,徒有紫砂之表,并无紫砂之实。那么,如何区分真假紫砂壶呢?
(一)看光泽及壶身
原矿泥料:壶身内部反射黯淡之光,有明显的水色和油性。一般烧结温度到位,会出现铁质等杂质。
外山料:干涩无光,难以找到杂质,无油性和水色。
化工料:有高光反射,俗称“贼光”,壶身没有云母、铁质等。
原矿拼泥:有光泽,但略浮于表面,有一定的水色和油性。
(二)看做工
原矿泥料:做工精致,有神韵,细节部分也处理得很好,但绝对达不到完美的地步。
外山料:以量产壶为主,一般不是机器壶就是半手工壶。
化工料:以手拉胚壶为主。一般做工较为精致,尤其是身桶和壶盖的吻合度。身桶的圆润和饱满度都较好,这是手拉胚壶比较容易达到的效果,而半手工壶和全手工壶很难达到手拉胚壶的精致。
原矿拼泥:做工一般,达不到讲究、精致的程度。
(三)看泡养效果
原矿泥料:一般泡养一周,十几泡茶就会有色泽变化,使用两个月左右,就可以有较为明显的包浆成分。
外山料:一般一年左右会有包浆,差的外山料基本不会有包浆效果。
化工料:本身已经比较鲜艳亮丽,泡养再久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原矿拼泥:一般泡养一个月左右会有色泽变化,半年左右会有比较明显的包浆效果。
(四)看透气水平
原矿泥料:盛夏泡茶,一般3~5日,甚至一周以上,茶汤在壶内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变质。
外山料:一般隔夜茶会略有变质,放置3日,壶内基本会长出白毛。
化工料:透气性较差,基本等同于常规玻璃、瓷器类茶壶。
原矿拼泥:盛夏之日,隔夜不会出现茶汤变馊的情况。
(五)闻气味
原矿泥料:开水冲入壶内,基本没有气味,泡茶时茶香味保留得最好。
外山料:一般会有一定的土腥味,品质差的外山料,土腥味可持续一个月以上,然后才逐步消除。
化工料:一般开水冲壶后,会有或轻或重的刺激性气味。
原矿拼泥:开水冲壶后,有轻微的土腥味,嗅觉不是特别灵敏的人基本难以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