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茶文化概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茶文化、茶艺、茶道和茶俗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2)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4)理解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印度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内涵。
(5)了解古代和现代茶馆文化。
2.技能目标
(1)了解日本茶道的基本程序。
(2)了解韩国茶礼的基本程序。
(3)了解英国茶风的形式。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项目学习,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增加文化自信。
(2)通过本项目学习,培养热爱传统文化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本项目学习,培养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
学习重难点
(1)茶文化、茶艺、茶道和茶俗的区别与联系。
(2)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的区别。
任务导入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在中国有“茶之国饮”一说。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业发展源远流长,茶文化丰富多彩、独树一帜,且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影响尤为深远。时至今日,日本茶道已成为其国粹之一。现在,让我们走进茶文化的世界,去探寻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
导入案例
茶事外交
作为中国传统待客之道和标志性文化符号,茶频频出现在外交场合。国家领导人曾以茶叙的形式,招待过包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英国前首相特雷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等在内的多位外国领导人。而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的茶叙中,双方品饮了两种产自湖北的茶,一种是利川红茶,一种是恩施玉露。茶叙似乎正在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道别样风景。
请问:茶文化在国际交往中有何作用?
【案例分析】
茶叶是中国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很久以前,中国茶叶就通过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等途径传到欧洲,逐渐风靡世界,并与丝绸、瓷器等一起,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今天,茶之道也象征着中国人崇尚和平、与世界相处之道,“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茶是中国人对于交流合作、互利共赢诚意的一种表达。
吃茶去
《五灯会元》载: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来僧人:“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新来僧人,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禅师:“为何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请问:从谂禅师的“吃茶去”有何禅机?
【案例分析】
唐代赵州(今河北赵县)观音寺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主张“禅茶一味”,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都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