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 走近茶之水

项目四 走近茶之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泡茶用水的种类和特征。

(2)掌握泡茶用水的讲究。

2.技能目标

(1)掌握选择与判断泡茶用水的技能。

(2)掌握不同茶匹配不同水温的技能。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项目学习,体会茶水之美,提升审美情趣。

(2)通过本项目学习,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学会水质的鉴别。

(2)泡茶时水温的掌握。

任务导入

人们常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可见水对茶的重要作用。茶艺工作者要做好茶艺工作,必须掌握水的种类和特征,正确地选择和鉴别水,并能学会水与茶的搭配以及水温处理的技巧,这是泡好茶的基本功。

导入案例

陆羽用南零水品茶趣事

唐大历元年(766年),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在润州与陆羽偶遇,李慕陆名,相约同行,泊扬子驿,李曰:“陆君善茶,盖天下闻名,况扬子江南零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甚幸。”命军士谨慎者,执瓶操作,深指南零,取水至,取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者答:“某驱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给乎。”陆不言。既而倾水诸盆半,陆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者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来之岸,舟荡覆半,惧具鲜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惊愕。[1]

请问:古人对泡茶的水有什么讲究?

【案例分析】

茶与水相依相伴,名茶须配名水,古代对此深有研究,无论是陆羽的《茶经》、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还是其他茶书都有专论。历代茶人对取水一事,都很讲究。有人取“朝露之水”“初雪之水”,清风细雨中的“无根水”,有人则于梅林中取花瓣上的积雪,化水后以罐储之深埋地下用以来年烹茶。而今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说到泡茶,有人认为简单地将茶放入茶杯,冲入开水,就算是沏好了一杯茶。殊不知中国茶品种繁多,各种茶的原料选取与制作工艺天差地别,水的种类繁多,要选择合适的水及对应的冲泡方法,才能泡出茶的正味。如果不论品种,一律开水闷泡,好茶也会泡成粗茶,粗茶更是只剩苦涩的味道了。茶艺的迷人之处,正是在于以合适的水,加上精妙的冲泡方式,将茶的味道发挥得淋漓尽致,各得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