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走近茶具

项目三 走近茶具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茶具的演变历史

(2)了解茶具的种类和功能。

(3)掌握茶具使用的方法。

(4)掌握根据茶叶品种选择适当的茶具的方法。

2.技能目标

(1)学会茶具的选择和使用。

(2)学会一般茶具的鉴赏。

(3)了解紫砂壶的鉴赏技巧和保养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项目学习,感受中国历史悠久的茶具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2)通过本项目学习,感受茶具之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学习重难点

(1)茶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紫砂壶的鉴赏和保养。

任务导入

人们常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由此可见茶具对茶的重要作用。我国的茶具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也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茶艺工作者要做好茶艺工作,必须了解茶具的种类、特点及相关知识,掌握对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导入案例

第一把紫砂制壶的来历

明正德嘉靖年间,宜兴有一位进士叫吴颐山。据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就读于宜兴金沙寺,其书童供春看见有僧人将陶缸中的细土进行澄练,并捏筑为壶。供春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铁”的茶壶,其形如树瘿,而配瓜钮。这就是最早的紫砂壶,因壶为供春所制,便称“供春壶”(见图3-1)。供春也因此被尊为紫砂始祖。

请问:为什么中国人对紫砂壶情有独钟呢?

图3-1 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供春壶”

【案例分析】

宜兴紫砂壶艺是一项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技艺,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紫砂壶走过了几百年的岁月,有着深深的时代印记和悠久的历史质感,每一把紫砂壶本身便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作为生活中用以品茗赏玩的一种特殊茶器,紫砂壶在兼具实用性的同时,也显露出古色古香的艺术审美特质,它不仅记录了从古至今多姿多彩的民俗生活,而且通过融入传统文化意象,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品位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