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冲泡技艺
(一)冲泡方法
云南普洱茶有散紧、新旧、生熟之分;发酵茶有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等,茶性各不相同。每种普洱茶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只有熟悉所泡茶叶的个性,再通过娴熟的冲泡技巧,才能展现出茶的个性美。茶性决定了茶具的选择、投茶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冲泡节奏的快慢,甚至于选用什么水等。茶性与冲泡方法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就云南普洱茶的冲泡技巧而言,粗老茶不同于细嫩茶,生饼不同于熟饼,陈茶不同于新茶,轻发酵茶不同于较重发酵茶,“苦涩底”茶(苦涩味偏重)不同于“甜底”茶等。因此,对不同品类的普洱茶要进行必要的试泡,通过试泡熟悉茶性,确定冲泡要领。
1.宽壶留根闷泡法
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可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洗茶后,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的做法。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茶汤滋味,又能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2.中壶工夫茶泡法
此法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而定。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微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现饮,头几泡去除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的方法可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的方法能减轻其苦涩味。而有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内含物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
现实中常常会见一部分品质很好,却因储藏不当而轻度受潮或串味儿的普洱茶,这种茶叶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也采用宽壶闷泡法,只是头两泡不留根,三泡起再留根闷泡。
3.盖碗冲泡法
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增加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冲泡粗老的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二)知名黑茶的冲泡
以普洱茶为例。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利用并驯化了茶树,人们为茶而歌,为茶而舞,仰茶如生,茶文化已深深地渗入各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人们生命中的重要元素。同时,人们在漫长的茶叶生产发展历史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普洱茶文化,使之成为“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的享誉全球的名茶。
主要用具:茶盘、茶通、茶夹、茶则、茶针、干茶漏、茶匙、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过滤网、茶荷、杯托、随手泡等。
普洱茶的茶艺表演一般定点冲泡的十个步骤。
(1)孔雀开屏,即向客人展示茶具。
(2)温壶涤器,即以沸水冲洗茶具。
(3)普洱入宫,即撮茶入碗,投茶量为茶碗的五分之一。
(4)游龙戏水,即以铜壶之沸水呈45度角快速冲入盖碗,令茶叶随水流翻滚,充分释放其真味。
(5)淋杯增温,即以碗中茶汤淋洗公道杯。
(6)祥龙行雨,沸水由低至高冲入盖碗。
(7)出汤入杯,即将碗中茶汤拂去浮沫后倒入公道杯(第一泡至第三泡,1~3分钟)。
(8)凤凰点水,即将茶汤以“凤凰三点头”之势倒入公道杯中。
(9)普降甘霖,即将壶中茶汤均匀地依次倒入品茗杯中(以七分满为度)。
(10)齐眉敬奉,即举杯齐眉一一奉敬,然后将品茗杯放置于托盘中向客人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