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泡要点

一、冲泡要点

(一)茶具的选用

泡黑茶常用的茶具有紫砂壶、竹制器具、铁壶、飘逸杯、盖碗、建水紫陶等。以普洱茶为例,因普洱茶存放时间较久,茶气较足,味浓而醇厚,所以选用的茶壶,宜大不宜小,且要深圆、砂粗、壁厚,出水流畅者为上佳。泡普洱熟茶,以紫砂壶为宜。由于普洱茶适宜用高温来唤醒茶叶及浸出水溶物,而紫砂壶的透气性好且保温性好,故选用紫砂壶冲泡普洱熟茶为最佳。泡普洱生茶,选盖碗更为适宜,因为便于控制水温。盖碗清雅的风格能够体现出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供人观赏普洱茶汤色的变化。如果是具有一定陈期的普洱生茶(根据仓储状况,至少5年以上),则更为适且使用紫砂壶,随着年份的增加,紫砂壶与普洱生茶的适配程度(相对于盖碗)逐渐增加,到一定年份的生茶宜使用高密度、高煅烧的紫砂壶,方可充分发挥茶性。

(二)水质的选择

采用多层过滤和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纯净水泡的茶,不仅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澈,而且香气滋味纯正,无异杂味,鲜醇爽口。市面上纯净水的品牌很多,只要品质符合国家标准,大多数都宜泡茶。

(三)水温的把握

合适的水温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人认为,煮水候汤,泉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二沸最宜,如若随手泡内声若松涛,水面浮珠,视为二沸,用于泡茶最佳。

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使茶内含物快速浸出,但同时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并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

一般沿海、平原地区,泡黑茶时的适宜温度为100℃左右,但大部分高原地区,沸水温度低于沿海、平原地区,如昆明的沸水温度在94℃左右,适合直接冲泡绝大多数熟茶。

(四)茶水比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多少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就饮茶习惯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而江浙一带以及北方地区喜欢淡饮。

如果采用留根闷泡法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为1∶40或1∶45,不同地区的人们可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

如果采用工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不同。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投茶量,生茶、新茶适当减少投茶量等,切忌一成不变。

(五)冲泡时间

对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充分展现。如前所述,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冲泡的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一般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操作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来调整时长。

例如,用350毫升的紫砂壶以宽壶留根闷泡法冲泡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中档七子熟饼7572(勐海产)时,投茶量6~8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后,倾出二分之一即可饮用。用同一方法冲泡同时期的中档青饼时,投茶5~7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如用此法冲泡民国时期的紧茶,投茶量需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可延长到5~7分钟。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减少苦涩味的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