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红茶
2025年10月13日
二、红茶
红茶初制,也是红茶基本品质形成的基础,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初制方法大体相同,都有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四道工序。
红茶精制,是从毛茶经过毛筛到装箱各道工序整个流水作业线的总称,习惯上叫作筛分路线或筛分程序。全国各地精制红茶的筛分路线基本相同,但因原料、设备和技术条件的不同,具体做法各有千秋。对于工夫红茶而言,精制工序复杂,以祁门红茶为例,包括毛筛、切断、抖筛、分筛、撩筛、风选、紧门、套筛、拣剔、拼和、补火、装箱十二道工序。
总的来看,红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凋
这是红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应用一定设备使鲜叶水分逐渐蒸发,体积缩小,叶质变软,酶活性增强,多酚类等内含成分发生轻度氧化的过程。一般是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晾晒至颜色成暗绿色,它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奠定了基础。
3.揉捻(切)
将萎凋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揉捻要充分,因为茶叶不仅依赖揉捻工序形成条索,而且要求使其细胞组织破坏率达到70%~80%,以利于下一道工序的发酵。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关键工序,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须控制在30℃以下。发酵过程中,前期需稍高的温度,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茶多酚的酶性氧化,使之形成较多茶黄素、茶红素和香气物质,使叶色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见图5-7)。
图5-7 红茶发酵
5.干燥
干燥是红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使发酵良好的加工叶在高温热风条件下充分排湿,迅速终止酶的活性,固定叶内品质成分,发挥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