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浙江名茶
浙江是我国产茶大省,历史名茶众多,如西湖龙井、顾渚紫笋、径山茶、天目青顶等。现今,茶叶品类更多,有大佛龙井、惠明茶、绿剑茶、松阳银猴、望海茶、武阳春雨、安吉白茶、开化龙顶、九曲红梅等。
(一)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居中国名茶之冠。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也以西湖龙井誉满全球。
西湖龙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疾,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疾,随手将一把茶叶向口袋内一放,便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对于清香的来源也觉得奇怪。他随手一摸,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那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发出来的。太后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便将茶泡好送到太后面前,闻之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舒适,胃不也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龙井茶的传说,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龙井村附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休息。庙里的和尚端上了当地的名茶。乾隆精于茶道,一见此茶,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他品尝了一口,只觉得两颊生香,说不出的受用。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此茶何名?产于何地?”和尚回答说:“启禀皇上,这是小庙所产的龙井茶。”乾隆一时兴起,走出庙门,只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滴,周围群山起伏,宛若狮形。此时乾隆龙心大悦,心想此茶名龙井,此山名狮峰,似乎都预示着他彪炳千秋的功业,况且十八又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且这茶又实在赏心悦目,甘醇爽口。于是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远扬。
西湖龙井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西湖龙井的品质主要通过“干看外形、湿看内质”来评定,具体从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来品评。
1.外形特征
干看茶叶外形以鉴别茶叶身骨的轻重和制工的优劣,内容包括嫩度、整碎、色泽、净度等。西湖龙井以扁平光滑、挺秀尖削、均匀整齐、色泽翠绿鲜活为佳品。反之,外形松散粗糙、身骨轻飘、筋脉显露、色泽枯黄,表明质量低次。
2.香气特征
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高级西湖龙井带有鲜纯的嫩香,香气清新持久。
3.滋味特征
西湖龙井滋味以鲜醇甘爽为好。滋味往往与香气关系密切,香气好的茶叶滋味通常较鲜爽,香气差的茶叶则通常有苦涩味或粗青感。
4.汤色特征
汤色是茶叶里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显现出来的色泽,主要看色度、亮度和清浊度。西湖龙井的汤色以清澈明亮为好,汤色深黄为次。
5.叶底特征
叶底是冲泡后剩下的茶渣,主要以芽与嫩叶含量的比例和叶质的老嫩度来衡量。好的西湖龙井叶底要求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差的叶底则暗淡、粗老、单薄。
(二)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名为白茶,实属于绿茶,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特产。只有产于安吉县现辖行政区域内,采用“白叶1号”茶树鲜叶经加工而成,并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绿茶,才能称为安吉白茶。
宋徽宗在他的《大观茶论》中说白叶茶树是“崖林之间,偶然生出”,又说其“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1930年,安吉孝丰镇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后不知所终。安吉白茶树为茶树的变种。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在暮春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季才呈全绿色。近年来,安吉白茶声名鹊起,成为市场上一款非常受欢迎的绿茶。
安吉白茶外形似凤羽,色泽翠绿间黄,光亮油润,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叶白脉翠。安吉白茶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很高,可达6%以上,高于普通绿茶1~2倍,茶多酚含量低于其他绿茶,所以安吉白茶滋味特别鲜爽,没有苦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