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俄罗斯甜茶
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俄罗斯人喝茶常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馅饼、饼干、糖块、果酱等茶点。他们喝茶常常作为三餐之外的补充或替代三餐中的一餐。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俄罗斯人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
(一)俄罗斯茶俗
红茶是俄罗斯居民的传统茶品,俄罗斯人一直对红茶情有独钟,直至现在,红茶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首选茶品,占俄茶品市场80%以上的份额。但是,近些年俄罗斯茶品市场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俄罗斯人除了保持着饮用红茶的传统习惯,也开始品尝其他的茶品。此外,各种香茶(如添加蔷薇、山楂、甘菊等植物香料的混合茶)和果味茶也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带柠檬味的红茶销量有了明显增长,近些年甚至占到俄罗斯茶品市场5%的份额。原本主要在大城市销售的香茶和果味茶已逐步普及到各州级城市。各种混合茶还可以加工成速溶茶,速溶茶既可热饮,也可冷饮,且不失自己独特的风味。俄罗斯市场上速溶茶的品种和数量目前虽不算多,但很受欢迎,俄罗斯有关专家和茶品经营商都对速溶茶的前景表示看好。
(二)俄罗斯茶具
俄罗斯茶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茶炊:供应泡茶时的热水来源。
茶壶:放在茶炊上方以蒸煮浓郁的红茶。
茶杯、杯托、杯碟:将玻璃杯放入杯托之内,再放在杯碟上。
标准茶匙:用以称量茶叶。
糖块捏夹:用以夹取糖块。
糖棒:饮用时,可用糖棒在红茶中搅拌,以增加茶水甜味。
俄罗斯茶具中最有特色的是随时可以加热保温的茶炊。据说茶炊在17世纪时由法国传入俄罗斯,几经改良之后,这种茶器于18世纪发展臻于成熟。
俄罗斯茶炊多为银制或铜制,用于供应泡红茶时所需的热水。茶炊的内部有一金属制的中空导管,在其中燃烧木炭,以便煮沸茶炊中的热水。热水锅炉上方有导管,可使锅炉中的蒸气直通茶炊上方放置的小茶壶,并加以蒸煮,如此便可煮出浓郁的红茶。
俄罗斯茶炊出现于18世纪,是茶在俄罗斯逐渐盛行后出现的。茶炊的制作与金属不断完善的打造工艺密切相关。何时打造出第一把茶炊已无从查考,但据记载,早在1730年,乌拉尔地区出产的铜制器皿中就有外形类似于茶炊的葡萄酒煮壶,但直到18世纪中后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茶炊。在当时,有两种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壶型茶炊和炉灶型茶炊。茶壶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于煮茶,也经常被卖热蜜水的小商贩用来装热蜜水,以便走街串巷叫卖且一直保温。茶壶型茶炊的原理在于茶炊中部竖一空心直筒,盛热木炭,茶水或蜜水则环绕在直筒周围,从而达到保温的功效。炉灶型茶炊的内部除了竖直筒外还被隔成几个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广泛,烧水、煮茶可同时进行。炉灶型茶炊这种“微型厨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而且深受旅行者青睐。无论在森林还是草场,只要能找到可用作燃料的松果或木片,人们就可以就地摆上炉灶型茶炊,做一顿野外午餐并享受午后茶饮的惬意。到19世纪中期,茶炊基本定型为三种:茶壶型(或称咖啡壶型)茶炊、炉灶型茶炊和烧水型茶炊(只用来烧开水的茶炊)。
现在,茶炊的外形变得十分多样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罐形,甚至还有一些呈不规则形状。
谈到茶炊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产地:19世纪初,莫斯科州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厂是茶炊最大的生产厂家,年产量约3000个。到19世纪20年代,离莫斯科不远的图拉州一跃成为生产茶炊的重要基地,仅在图拉市及图拉州就有几百家加工铜制品的工厂,主要产品就是茶炊和茶壶。1912—1913年,俄罗斯的茶炊产量达到了顶峰,仅图拉州的茶炊年产量就达66万只,可见俄罗斯的茶炊市场的需求量之大。
(三)俄罗斯甜茶饮法
俄罗斯气候寒冷,用随时可以加热、保温的茶炊冲泡红茶是他们的传统,而红茶也是当地人借以保暖身体的传统饮料。调制俄式红茶时,先用茶炊将小壶内的红茶煮开,注入茶杯约四分之一的高度,再用茶炊中的热开水将红茶冲淡至合适的浓度,最后可加入柠檬片、果酱、朗姆酒(或白兰地)以及糖块,以增添红茶的风味。俄罗斯民族嗜好吃糖,饮茶时常把茶烧得滚烫,再加上很多的糖、蜂蜜和柠檬片(见图2-10)。
图2-10 俄罗斯甜茶
从饮茶的具体方式来看,俄罗斯人喝甜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里,用勺搅拌后喝;二是将糖咬下一小块含在嘴里后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搁到茶水里,也不含在嘴里,而是看着糖喝茶。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人还喜欢喝一种不是加糖而是加蜜的甜茶——чай с мёдом。在俄罗斯的乡村,人们喜欢把茶水倒进小茶碟,而不是倒入茶碗或茶杯,手掌平放,托着茶碟,用茶勺送一口蜜在嘴里含着,接着将嘴贴着茶碟边,一口一口地吮茶。喝茶人的脸被茶的热气烘得红扑扑的,透着无比的幸福与满足。这种喝茶的方式俄语中叫作“用茶碟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