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食

一、茶食

茶食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发展起来,口味、样式多样,不仅可以果腹,也为茶叶主要的呈味物质的载体。在与茶类、时代、地域、人文环境的搭配上极富艺术性,不仅讲究色、味、香、形等感官享受,而且注重文化内涵。因此茶食的存在是为了让品茶之人更充分地享受茶的美好,烘托品茶的氛围。

(一)茶食的分类

茶食主要分为食、肴、汤、点、饮五类。

1.食

即主食,是以茶叶做辅料制成的主食,如茶米饭、茶饺、碧螺春卷等。

2.肴

即菜肴,主要指炒菜,如红茶鸡丁、茶香猪排、龙井虾仁、樟茶鸭等。

3.汤

即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主要有汤与粥。肉、菜加水,水多物少为汤;粮食加水加肉、菜,水多粮少为粥。茶汤与茶粥都是以茶为料的汤和粥,如茶汤有绿茶番茄汤、乌鱼茶汤等,茶粥有红茶紫米粥、糯米绿茶粥等。

4.点

是指小点和冷盘,是主食和主菜的辅食,既是小菜又是点心。著名的茶点有茶元宵、茶叶羊羹、茶叶冰激凌等。

5.饮

指茶饮料,是除了传统方式的茶汤外的各种茶饮料,如蜂蜜绿茶、柠檬红茶、梅子乌龙等。

(二)茶食开发的要点

茶食是一种特殊的膳食,同时也是保健食品,它在开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巧清淡

茶食应不油腻,不要过甜或过咸,口味多酥脆、清爽。

2.合理搭配,有益健康

茶叶本身具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如茶叶中的谷氨酸能使大脑的机能活跃,维生素E可以防止大脑衰老。另外茶叶中所含的磷脂、甘油酯等都是大脑所需要的,这些都说明茶叶可以健脑益思,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开发茶食时,可以考虑配合其他的健脑食品,如核桃、芝麻、人参、枸杞等,它们同茶叶一起制成茶食,可以增强健脑的功能。

3.注重个性特色

茶食在开发时应从色香味形、餐具、服务等各个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色,以提高茶食的价值,同时塑造茶艺馆的形象。

(三)茶与茶食的搭配

品茶时需要搭配品尝一些茶食,既可佐味,又可增加情趣。茶食要与不同的茶搭配。古人云:“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即糕点、凤梨酥等甜食可搭配绿茶食用,蜜饯、柠檬片等酸食可搭配红茶食用,瓜子、开心果、杏仁等咸食宜搭配乌龙茶食用。

1.清淡型茶配清淡的甜点

如果茶的香气和滋味都比较含蓄,那么与之相配的茶点不宜味道太浓重。一般来说,清淡的糕点适合与绿茶、白茶等不发酵或轻发酵的茶搭配。

2.乌龙茶配咸辣的茶食

很多广东人喜欢喝早茶吃点心,例如叉烧包、虾饺、烧卖等,有些点心口味较重,搭配特色乌龙茶,可以去除口中的辛香气,解辣去咸。

3.铁观音配油腻、油炸类茶食

吃油腻、油炸类茶食,可以适当地饮用铁观音,不仅促进分泌消化酶,而且能分解脂肪、消热解腻。

4.红茶配西式甜点

西式甜点包括小蛋糕、蛋挞之类。喝红茶与西式甜点搭配,不仅能去甜解腻,还能暖胃顺气。除了红茶,也可配普洱茶类黑茶。

5.龙井配干果

干果、杏仁、核桃等于健康有益,带点咸脆,而龙井入口清香、茶性清淡,不仅解渴,还能消脂去腻。

(四)各国茶食风格

茶食有中式、西式、日式三种风格。

西式茶食以糕为主,讲究自家烘烤,基本上都是由淀粉、糖、奶油、牛油、巧克力等为原料,再点缀或浇淋各种水果或酱汁制成,点心在欧美人的茶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英国,烤制糕点是检验一位主妇的手艺和家庭幸福是否的大事,因为茶都是从商家买来的,品牌、包装和价位随行就市,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主妇手艺的高低主要看茶点的成色。日式茶食分量少,但很精致。中国茶食最为丰富,传统正宗的中式茶食,以带壳干果为主。在过去的老式茶馆,花生、瓜子是必备的茶食。现今的中式茶食品种十分丰富,从广义上说,几乎什么都可以包括进去。江南地区最为出名的当属“茶食四珍”,即玫瑰酥糖、椒盐桃片、牛皮糖,加上用现代工艺开发出来的合桃糕。福建人喝工夫茶,要佐以点心,比如豆茸饼、椰饼、绿豆糕等。岭南人酷爱早茶和晚茶,当地茶馆配备的茶食可以是糕点,也可以是小吃或肉食,所谓“一盅二件”,就是一杯茶配两样糕点,或其他两样吃食,如蒸凤爪、肠粉、牛河、烧卖、叉烧包等,但大部分茶馆的茶食还是点心和干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