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茶俗
茶俗是指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和风俗。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国家的人们饮茶习俗不同,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人群,对茶的爱好也各有千秋。茶俗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和文化艺术都密切相关。
(一)汉族的特色茶俗
汉族饮茶大多推崇清饮,主要茶品有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等。下面介绍几种汉族特色清饮的方式。
1.啜乌龙
乌龙茶盛产于福建、台湾、广东等省,以香气浓郁、味厚醇爽、入口生津留香而著称于世。由于采用独特的采制工艺,此茶品质优异,风味自成一格。乌龙茶泡茶技术讲究,品饮方法别致。茶具用小杯小壶,色泽古朴清一,崇尚古色古香。啜乌龙一般需要“烹茶四宝”:一是朴素淡雅的玉书碨,二是潮汕炉,三是孟臣罐,四是若琛瓯。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对小杯啜乌龙茶的情趣做了生动描述。乌龙茶茶汤浓厚,回味无穷,加上有与乌龙茶相匹配的独特茶具,因而在茶界有“啜乌龙”之说。
2.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景象,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车间工地、乡野田间,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早年北京的大碗茶更是名闻遐迩,如今的北京大碗茶商场,就是由此命名的。自古以来,卖大碗茶被列为中国三百六十行之一。这种以大碗饮清茶的方式,虽然比较粗犷,甚至颇有些野性,但它听凭自然,无须楼、堂、馆、所,摆设简便,只需要一张简单的桌子、几个长条凳子和若干粗瓷碗。画家赵延年曾说:“三伏天,双抢日,烈日猛晒,田水烫脚,汗成串地滴下,此时若能到荫凉处一坐,拜会起大壶茶,咕咚咕咚地喝个饱,其畅快之感,是雅人们再也体会不到的。”
3.早市茶
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中国大中型城市,其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是羊城广州的早市茶。
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当地称饮早茶为“吃早茶”。吃早茶一般在茶楼里进行,人们在工前、工余、亲朋聚会、洽谈业务时,都喜欢到茶楼,泡上一壶茶,点两件点心,美其名曰“一盅两件”。
(二)少数民族的特色茶俗
在长期的饮茶历史中,许多少数民族发展出本民族特有的品茶习俗,并世代相传,如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维吾尔族的香茶、回族的罐罐茶、土家族的擂茶、白族的三道茶、苗族的油茶、畲族的宝塔茶、布朗族的酸茶、傣族和拉祜族的竹筒茶以及纳西族的“龙虎斗”等。现简单介绍其中的三种。
1.藏族的酥油茶
藏族主要居住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那里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人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
“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打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日常的饮茶方式。酥油茶的原料为茶叶、酥油、盐等。茶叶多为茯茶和砖茶,煮茶的时候将其敲碎后煮制。酥油是从牦牛奶、羊奶里提炼出来的,制成块状备用。酥油茶滋味多样、涩中带甘、咸里透香,饮之既可暖身,又能增加抗寒力。
2.白族的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风光秀丽的云南大理。白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或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人们大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进行款待。第一道苦茶为苍山雪绿或沱茶,烤茶呈微黄并散发出焦香味,再冲入沸水;第二道为甜茶,原料有生姜片、红糖、白糖、蜂蜜、炒熟的白芝麻、熟核桃仁片和乳扇,注入开水;第三道回味茶的原料为水煮桂皮、花椒、生姜片,汤汁中再加入苦茶、蜂乳。
3.土家族的擂茶
在川、黔、湘、鄂四省交界的武陵山区一带,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誉,历史上这里一直是我国优质茶和许多名茶的重要产地。当地人有喝擂茶的习俗,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喝擂茶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喝擂茶有“三碗不出席,六碗不下源”的规矩,每人至少要喝三碗,喝三碗寓意尊重主人,喝四碗寓意四季顺心,喝五碗寓意五谷丰登,喝六碗寓意风调雨顺,喝八碗寓意大吉大利。
综上,茶艺、茶道与茶俗都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系。
茶艺是指泡茶和饮茶的技巧,其中以泡茶的技巧为主体,品茶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要讲究审美艺术性。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它是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体现的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介的风俗、习惯、礼仪,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产物。茶俗具有地域性、社会性、传承性、播布性和自发性。
茶艺是茶道的具体形式,茶道是茶艺的精神内涵,茶俗是茶道、茶艺的基础。茶艺是有形的行为,而茶道是无形的意识。正因为有了茶艺和茶道的存在,饮茶活动的目的才具有了更高的层次,人们才可以在普通的日常喝茶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能。茶艺、茶道与茶俗都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茶文化,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此外,在中华茶文化大家庭中,也不能缺少茶诗、茶画、茶书法、茶联、茶歌、茶舞、茶戏、茶谚、茶故事与传说等,它们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诗为例,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1700多年。据估计,历代茶诗总数当在2000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