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茶艺

二、茶艺

茶艺起源于中国,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历史悠久,自成系统,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品质改善的实质性体现。茶艺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人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关系等。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茶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茶艺的概念

现代茶艺一词源自我国台湾地区,1976年,台湾出现了第一所茶艺馆,后来便传播开来。茶之所以能和“艺”字连接在一起,在于它本身就带有很浓烈的艺术色彩,并且和各类的艺术形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茶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显然,从广义上看,茶叶的产、供、销、用等一系列的过程,都属于茶艺的范畴。比如茶山之旅、参观制茶过程、认识茶叶、如何选购茶叶、如何泡好一壶茶、茶与壶的关系、如何享用一杯茶、如何喝出茶的品味来、茶文化史、茶业经营、茶艺美学等内容,都属于广义茶艺的范畴。

茶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茶艺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将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进行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活动引向艺术化,不仅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还赋予了茶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第二,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第三,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要展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密切配合、合理编排,以给饮茶人高尚、美好的享受,为表演带来活力。

第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生活的紧张繁忙之中,泡上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第五,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他的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二)茶艺的形成原因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今,人们首先把茶当成饮料,使用茶的自然功能,即饮之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其次,茶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间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作为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艺。

在中国古代,文人以茶激发文思,道家以茶修心养性,佛家以茶解睡助禅等,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享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无论是庄重华贵的宫廷茶、修身养性的禅师茶,还是淡雅风致的文士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再现了生活品茶的艺术魅力。

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现代生活忙碌而紧张,更需要茶艺来缓和情绪,使精神松弛,心灵更为澄明。茶艺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茶艺的形式与内容

1.茶艺的形式

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或创造等。品茶,先要选茗和择水,该过程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格品性与环境的协调,如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一般传统的品茶活动,环境多要求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衬托。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人的美学造诣和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茶艺当中,既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2.茶艺的内容

茶艺的具体内容包含技艺、礼法和道法三个部分:技艺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礼法指礼仪和规范;道法则指一种修行,对生活道路、方向的参悟,是一种人生哲学。可见,技艺和礼法属于形式部分,道法属于精神部分。茶艺的精髓就在于它蕴含的茶道精神,这正是茶艺的精神追求。

具体来看,要学好茶艺,必须掌握以下知识。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重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知识。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茶艺的技术。它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对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它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

第四,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主客都有一定的要求。作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精通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道是指一种人生哲学,属于精神层次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四)茶艺的分类

中国茶艺在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彩纷呈的茶艺文化。魏晋时期的配茶,唐朝时期的煮茶,宋代时期的斗茶,明清至现在的泡茶,显示了茶艺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古代形成了煮茶茶艺、煎茶茶艺、点茶茶艺和泡茶茶艺。而现代茶艺则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

1.以茶事功能划分

以茶事功能划分,茶艺大致可以分为表演型茶艺和待客型茶艺。

表演型茶艺是由一个或几个茶艺表演者演示茶艺技巧,观赏性较强。大多数宾客并不能鉴赏到茶的色、香、味、形,更品不到茶韵,但是表演型茶艺在推广茶文化、普及和提高泡茶技艺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待客型茶艺是由主人与几位宾客围桌而坐,闻香、品茗、欣赏茶艺。在场的每个人都是茶事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都参加了茶艺的创作。

2.以使用泡茶茶具的不同划分

以使用泡茶茶具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壶泡法和杯泡法两种。壶泡法是在茶壶中泡茶,然后将茶分别倒入小杯中再饮用的方法。杯泡法是直接在茶杯或茶盏中泡饮。杯泡法茶艺还可以分为盖杯泡法和玻璃杯泡法。

3.以人为主体划分

以人为主体划分,茶艺可分为宫廷茶艺、文士茶艺、宗教茶艺等。

宫廷茶艺采用模仿宫廷茶宴的形式,具有场面宏大、礼仪繁复、气氛祥和、讲究技巧、所用茶具近于奢华的特点。

文士茶艺由文人雅士品茗斗茶演变而来,文化内涵丰富,注重意境,茶具精巧细致。此种茶艺气氛怡然,以抒情明志为重。

宗教茶艺则更讲究礼仪,与佛事活动紧密相关,气氛肃穆,所用茶具大多质感古朴。此种茶艺以修身修德为重。

4.以饮用方式分类

茶的饮用脱胎于茶的食用和药用,自古以来就有在茶中加入配料的饮用方式。加入配料的方法称为调饮法,不加配料则称为清饮法。根据饮用方式,当代茶艺可分为清饮泡茶茶艺、调饮泡茶茶艺、清饮煮茶茶艺、调饮煮茶茶艺四类。

5.以茶叶的种类划分

以茶叶的种类划分,茶艺的类型主要有乌龙茶茶艺、绿茶茶艺、工夫红茶茶艺、花茶茶艺、普洱茶茶艺等。后文项目六对此有专门阐述,此处不赘述。

此外,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其泡茶原料、冲泡形式和礼法、寓意等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茶艺,闪烁着各民族的独特光芒,使得中国茶文化更加丰富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