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的水稻栽培法
2025年09月26日
第三节 《齐民要术》的水稻栽培法
下面探讨一下较近于应劭时代的《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水稻栽培技术。不言而喻,《齐民要术》在目前是一部完整无缺的中国最古的农书,著者是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时代估计是在六世纪前半叶。〔5〕对于水稻栽培法,该书卷二,水稻第十一中有如下的记载:
(A)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遍数唯多为良。)地既熟,净淘种子(浮者去之,秋则生稗。),渍经三宿,漉出,内草篅(市规反)中裛之。复经三宿,牙生长二分。一亩三斗,掷。三日之中,令人驱鸟。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侵水芟之,草悉脓死。稻苗渐长。复须薅。(拔草日薅。虎高切。)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将熟又去水。霜降获之。(早刈,精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B)北土高原,本无陂泽,随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纳种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岁易,草稗皆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灌溉收刈,一如前法。
这段记载中,前半(A)部分是淮河流域以南的水稻栽培法,后半(B)部分是北土即华北的水稻栽培法。关于陆稻,另在后面作为“早稻十二”有所记载,但与目前探讨的问题无关,故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