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索引[1]

一划

一条鞭法 527、588

一亩三甽 40、54、64、102、103、106、107、110、111、112

一亩六甽 54、102、103、107、110

二划

二大 295

二丝布 607

二年三季农业 9

二年三季制的形成 178

二四〇步一亩制 55、56、108、109、110、124

二线细布 607、621

人挽犁 40、76、92、95、98、110、112、113、114、125

七门堰 154

八闽通志(弘治) 564

九谷 1、175

九谷考 10、175

九江府志(嘉靖) 560

丁谧 233

丁中老小之法 418、426

丁娘子布 606

力田 43、75、79

力役(魏) 254、255

三划

三公 295

三老 43、75、79

三盗 24、58

三师 295

三辅 42、122

三辅犁 122

三辅公田 41、44、76、80—83、88—94、99

三梭布 526、531、566、588、606、615、637、639

三纱木棉布 606

三线细布 607、621

三县代迁户 275、306、307

大谷光瑞 207

大谷探险队带回来的文书 207、209、314、315、512

下纱绣 609

口分田 423

土化法 138

土地收授次序 628

土地买卖文书(高昌国时代) 513

万全都指挥使司 545

乡原之法 468

乡居地主 661

乡名略记 318、458

干沓直播稻作法 135

广东通志 565、577

广东新语 565、637

广志绎 556

广德州志(万历) 562

广亩散播法 23、67、68、100、112

工场制手工业 528、531、618、619、623、625、660

士家 351

上计吏 215

上农篇 20、51、52

上官祭 71、77、101

上林苑 86、87、88

上浆作业 605

上纳棉布 532、533、622、623

上纳棉布的生产 622、623

上海市 579

上海志(弘治) 584

上海县 579、590、622、626

上海县志(万历) 585

上海县志(嘉靖) 608、609、619

上海县的棉作地 591

上邽屯田 217

上虞县志(万历) 576

小布 610、615、651

小布的贩路 651

小亩 123

小麦地带 5

小麦黄花 593

小麦种植 174

小弋陂 154

大布 610

大亩 123

大司农 43、71—74、75、94、95、217、224

大红布 608

女伴 618

女红 35、619

女婢受田 280、287

女子退田人田数表 436

义乌县志(崇祯) 576

弋阳县志(万历) 560

马市 544

马国翰 20

山东通志(嘉靖) 553

山西通志(嘉靖) 549

山西商人 529、644、645

山阳县志(乾隆) 562

子花 595、599、600、601、612、633

子花价格 601

实受田的所在地 468—478

飞花布 531、606、615、643

四划

方言 168

方丈布 608

六合县志(顺治) 576

六条诏书 98、201

六场之众 294、304

文钦 230

文绫 627

木斫 150

木稷 10

木棉线 612

木棉树 539、566

木棉吟 590、591、636

木棉提举司 540、557、562、564

木棉的普及 541—572

木棉栽培 523、533

木棉谱 593、604、605、636、637、644、649

尤墩布 531、607、615、643

毛曾 228

父老 43、79

分丁数欠田表 451

王田 202

王朗 254

王戎 172

王景 154

王昶 227、229、246

王祯 4、175、540

王逢 580

王莽的新政 202

王肃 254

王弘直 227

王锡爵 594

云布 608

云南通志(万历) 567

元宪 411

元稹 169

公田 81、82—85、87—90、93、94、98、99、246、276

公廨田 473—476

公输班 168

分田之术 228

分别统治 201

五祀 33

五杂俎 551

尹都尉 18、27

尹君之录 27

火耕水耨 11、132—166

月令 32

欠田文书 208、315、406、441

欠田表 441

牛耕 30、63、67、90、94、97、108

户籍(唐代吐鲁番地方) 422、423、465

户调令 270

户调式 204、212、263、265、270

户调制度 252

户口食盐钞 553

户令应分条注 418、425

户籍田额表(唐代吐鲁番地方) 465

户主别欠田额表 441

天工开物 581

天、地、人三才 24、25

车千秋 70

什伍制 98

水客 649

水碓 173

水部式 171

水乡灶户 628

水陆路程 613、629、639

水稻茶区 5、12

水稻品种名 12

水稻地带 5

水稻二毛作区 5、12

水稻栽培史 2

太常 42、75、81

升平公主 172

井田法 220

井田法的原理 281

太仓州 579、636、637

太平公主 172

太平府志(万历) 567

乌程县志(崇祯) 563、576

乌泥泾镇 580、581、585、607

双丝布 766

长史公 644

长孙祥 171、181

长沙县志(康熙) 559

长沙府志(嘉靖) 559

长安的屯田 217

长江水稻小麦区 5、12

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 522、578

中机 530、531、610、615、646、649

中机的贩路 647、649

中井积德 135

中国农业史 1

中国农业分布图 5

中国农村工业 620

中国农村工业的历史性格 535

中央集权的君主制 7、8

邓陂 154

邓飏 233

邓晨 154

邓艾 31、218、219、230、237、239、240、245、251

反转犁 63

不明退田事由人田数表 437日知录 582

屯田 70、73、80—81、98、99、152、154、203、211、212

屯田郎 269

屯田官 215

屯田民 243

屯田客 243

屯田尚书 214、269

屯田都尉 226

屯田废止 266

屯田(魏)的分布 220

屯田官废止令 213

无期永代的所有 419、425、428

凤阳新书 562

孔仅 73

丰州的屯田 182

凤书 562

区田法 29、69、108

区种法 218

母丘俭 227、230、232、239、242、243、254、256、257、258、262

瓦格纳 5

五划

永业田 277、285、301、417、466、501

永业田的继承 501、510

永业田的收授 417

永田 277

永春县志(正德) 554

永州府志(弘治) 558

永州府图志(洪武) 541、557

汉阳府志(乾隆) 575

汉代的公田 82

玉峰志(淳祐) 609

玉函山房辑佚书 20

玄览赋 163

玄扈先生 589

市廛 555

市舶务 579

牙行 632、634、641、643

皮棉 595

史记 147

弘农的屯田 215

司马懿 217、218、229、230、231、254

司马昭 213、228、231、232、241、257262

司马炎 213、241

司马师 230—233

司马洪 228、231

司马孚 217、227、229、237、244

司马望 228、231

司马芝的上奏 235、236

司州 278

司州收 280

四民月令 3、32

四民月令及其背景 32—37

四川水稻区 4

四川总志(万历) 556

四至记载的通则 495

四至记载的方法 209、478—511

丝布 608

丝织品 584

古田县志(万历) 564、576

出嫁退 317、401

出嫁绝退 401

生产力的发展 69、113、114

召平 13

石苞 228、230、231、237、245

石韬 227

石崇 173

叶梦珠 596、642

处州府志(成化) 576

世本 168

代千户 275、276、281、304

代田法 8、25、40、195

代田法的技术内容 41—44

代田法的实施年代 70—77

占城稻 12

占田、课田法 204、205

阡陌制度 201

东陵瓜 13

东昌府志(万历) 635、654

东昌府志(嘉庆) 654

东昌府的棉花贩出 635

东乡和西乡 583、595—603

东印度公司 653

东洋的专制主义 1

东洋的专制主义理论 2

冬麦粟区 5、10

冬麦高粱区 5、10

冬衣布花 5、44

印度棉花输入中国 539、653

田主 603

田兵 250、252、268

田曹尚书 269

氾水 31

氾胜之 18、69、194、195

氾氏之书 27

氾胜之书 25、27、69、194、195

氾胜之书的形成 25—32

发卖绵花行 633

白叠 539

宁波府志(嘉靖) 576

奴婢受田 279、287

奴隶制的手作经营 661

民地 542

民屯(田)204、212、215、266

末作治生 234

北花 593、636

北方棉花 634

北方织布业的发生 647

北齐的品官 293

北齐均田法的原则 309

北齐均田法 205

平都令光 40、44、76、77、79、125

布赋 616、617

布庄 529、530、617、640、642、644、650

布商 639、640、641、643、644、645、648、649

布行 529、639、640、641、642、644

布客 529、530、640

布解 532、607、621、622、640、654

布解议 614、621

冯梦龙 639

右民令 274

幼童 35

礼教思想 33

礼记月令 33

乐安 604

兰溪县志(万历) 576

龙岩县志(嘉靖) 577

辽东志 546、567、573

辽东耕犁 122

辽东犁 117

本色派征 546

卢毓 227

轧车 603

轧花 528

轧花作业 595、601

轧花经营 615

加耗折征例 586

六划

式 467

安吉州志(嘉靖) 576

任峻 227、228

任地篇 53、59、119

江花 593、636

江阴县志(万历) 575

江西通志(嘉靖) 560

江西省大志(万历) 559

江南的农业 132

江淮水田农业 5、6、10、14、132

池州府志(正德) 561

池筑之假 83、85

汝南志(万历) 575

扬州府志(万历) 576

许行 19、21、47

许据 228

许昌的屯田 215

关东风俗传 278、279、301

刘颂 173

刘般 48

刘馥 154、217、219

刘龟 227

刘靖 219

刘仁之 31

刘向别录 195

刘章耕田歌 112、120

后稷 21、22、40、45、51、107

后稷书 25

列入的屯田 217

朱元璋(见洪武帝)

朱国珍 524、582

朱虚侯刘章 65

朱家角镇 640、646、648

米价 596

毕轨 227、233

毕子礼 233

红纱官布 606

扣布 610、615

场 191

地窃 24、58、60、62

地主制的形成 661

地亩净花 542

地亩棉花绒 542、554、574

自田 209、314、478—487、492、498、504

自至 48—491

齐地大亩 123

齐民要术的稻作技术 139

齐民要术 7、9、13、17、26、65、66、139、175、297

行户 632

机户 531—533、615、619、620、621、622

改机 577

改织黄线三丝布 607

军户 251

军家 268

军屯(田) 160、204、212、220、239、266、270

华亭县 579、626

华亭县志(正德) 585

华亭县志(光绪) 588

华容县志(万历) 558

华北的水稻栽培 147、150—151、181

华北旱田农业 6—8、15、167

农书(王祯) 540

农书 540

农政全书 4、552、571、589、593、604、605、645

农桑辑要 540

农家者流 18

农家副业 524

农本主义 52、53

农村的纺织 612

农村棉纺工业的发展 523

农村棉纺工业 526、527、533

农村的织布业 227

农村手工业的结构 227

农村手工业 520、521

农业经营的集约程度 68

吕不韦 20、63

吕太后 65

吕兴 260

吕坤 550

吕氏春秋 20、63

吕氏春秋士容论 20、51、197

死退 313、317、401

死绝退 401

死退人田数表 435

红云布 608

匠人 49、57

西洋布 566、577

西南水稻区 5

吉贝 590、634

吉贝布 539

岁易 141、142

岁供数目 545

杂任 300

竹枝词 585、612

合州志(万历) 557

全辽志 567

仰韶遗迹 147

休闲农法 41、138、140、141

夷下 179、192、193

夷下麦 179、192、193

收受和四至记载的关系 478—512

收受的实施(手续) 401—410

收受田数 434—468

杀庄 617

充奉 227

芍陂 153、154

成童 35

阳信县志(康熙) 542

孙叔敖 153

耒耜 114

寺田 474、476

异体文字 319

羽林、虎贲(=武贲) 206、275、294

吐鲁番出土文书 313

执事官 298

有床作条犁 105、116

过重田赋辩纳手段 587、614

七划

应邵 134、146、158

应詹 162

社祭 33

汲郡的屯田 216

沈钦韩 26、135

兵户(兵家) 251

宋端 608

宋应星 581

谷 175

谷田 175、177

谷雨节 594

陈高 580

陈理 541

陈草 145

陈登 227、228

陈友谅 541

陈继儒 610

陈继儒《查布解事宜》 640

灶户 628

张成 72

张瑄 524、582

张禹 154

张弼 587

张衡 154

张履祥 555

张鼎思 580

张士诚 541、582

张宋节 135、146

麦田 28、148、177、187、194

麦地 177

麦争场 190

麦杂花 594

麦作的奖励(江南) 161

纺纱 528、604

纺车 604

纺线 604

纺棉率 593、599

纺织作业 613

纺织经营 590、611、623

纺织技术 603

余干县志(康熙) 560

余姚县志(万历) 576

李胜 227、233

李贤 555、636

李秉 569

李林甫 169

李义卿 555、636

李元纮 172

李梄筠 172、181

李正的牒文 403、406

李拔《种棉说》 564

李希霍芬 4

里正 403

里长 558、621

批发制度 619

批发制生产 625

均政役 214、259

均政役的语义 249

均田制(法) 179、200、202、205、207

均田法与井田法 307—311

均田制施行否定论 313

均田制的施行状态 313

均田制的施行状态(高昌县) 401—511

均田制的施行状态(敦煌) 487—511

均田制研究的问题点 314

严匡 227

严郢 182

严州府志(万历) 576

花行 632、641

花租 535、603、628

花田 591、628

花绒 542

花机 581、606

花衣 595、600、604、612

邺的屯田 216

邺城的规模 293、305

还公 313、492

间布 608

补农书 4

佃户 583、603、624

佃令 270

佃户文书 211、315、474、499

低银 640

何曾 227

何晏 233

作条犁 63、116、117

作条栽培 118

条子 604

条播法 67

条播行列种植 100

折征 546

折色 547

折银 588

折征银 621

折征棉布(松江府) 587

园宅 440、467

园艺的集约农法 1

亩 53、55

亩的基本形 55

亩与甽的原义 53

庄家行镇 640

庄园经营 178

陇 41

陂 151、153、155、159、160、162、164

秀州 579、627

沪城备考 644、648

陆容 607

陆文定公集 607

庐州府志(万历) 562

庐阳客记 562

两税法 182

杜甫 165

杜诗 154

杜恕 254

杜宗桓上巡抚周忱书 582

杜预的上疏 155、159、247、268

苏武 77

苏州府志(洪武) 609

苏松二府田赋之重 582

豆粕(豆饼) 595

时苗 227

时代区分争论 658

坎种法 29、30、69

抚州府志(嘉靖) 560

围田、圩田 523、524

君民并耕 19、51

县令 411

男耕女织 616、619

贡纳生产 523

告缗令 82、87、88、93

孝静帝 280、305

旱地耕作法 43

旱田灌溉 116、122

劳弗 168

希尔特 580

吴绫 634

吴塘 154

吴伟业(梅村) 590、591、636

吴其昌 55

吴兴掌故集 618

杨素 169

杨雄 168

杨炎 182

杨敞 77、100、101

杨循吉 562

杨园先生全集 555、635

八划

治水、灌溉的施行 8

治粟都尉 72、73

河东的屯田 216

河内的屯田 216

河清令 274

河间府志(万历) 551

河南郡志(弘治) 554

河南省的棉花贩出 635

泽 43

泷川龟太郎 136

庞狄我 531

沛的屯田 217

宜阳的屯田 216

定陶县的织布业 554、568、570、647

肃宁县的织布业 547、552、568、570

苗窃 24、62

细布 606

枣 248

实政链 550

质库 649

刺史 220、222、225、226

始皇帝 201

姑苏志 609

昆山县 579

昆山县志(万历) 609

刷纱 605

刷印花 605、609

周忱 526、586、587、606、610

周礼稻人职 135、136、153、158

周礼沟洫 1

周礼考工记匠人 49、57

松问 617

松江县 579

松江府 523、578、579

松江府志(正德) 582、586、590、606、607、608、611、614

松江府志(康熙) 606、607、611

松江府志(崇祯) 575、582、596、603、606、607、609、610、614、616、620、621、622、654

松江府织染局 608

松江府的属县 626

青核 593

青州府志(嘉靖) 575

练祁塘 590

练丝操作 604

织布 528

织妇叹 616、617

织布谣 616

织染局 627

织花绒布 607

织机的集中 620、621、623

织庸之变 660

净花 543

净花行 637

空引机 581、605

典馈 35

典农纲纪 215

典农工曹 215

典农司马 215

典农官的撤销 240

典农中郎将 214、215、222、223、226、242

典农校尉 214、215、222、223、226、242

典农都尉 214、215、226、242、243

典农小吏 237

典农部屯田 204

典农部屯田的分布 220

官田 474—476

官布 615

官地 541

官府的农学 53

官营手工业 520

官营工场手工业 520、630

居延 41、44、74、75、76、80

居坐机 605

居延汉简 74、80

居仃主人 644

金日磾 71

金花银 586、587

金山县 579、613、626

金山县志(乾隆) 611、615

金山卫志(正德) 613

金的流通 588

金泽文库本齐民要术 4

京省的标客 646

审时篇 24、53

甽 41、51、57

贤良、文学 100

刮绒布 615

刮印花 605

奉陵邑 42

奉贤县 626

奉贤县志(乾隆) 640

限田法 30、201

命家 81、88、91、92

承天府志(万历) 575

拘节 604

押缝文字 359、411

杭州府志(万历) 563

軠床 605

宝庆福志(乾隆) 572

放阔布 610

物价齐一 19

苑囿、池img 82、84、85、86、87、88、89

板荒田地 592

拨车 605

拨罗绒纹绣 609

青浦县 579、622、626

青浦县志(万历) 640

经车 604

经布 609

罗店镇 648

罗森堡 5

郑玄 136、137、153

郑众(司农) 179、192、194

郑浑 154

郑白渠 9、171、172、180

郑友玄《布解议》 614、620

析户 500、501

抹绒布 608

败田 28

明太祖 524

孟康 227、242

孟荆州 227

绍兴府志(万历) 576

受田所在地分布表 469

武功爵 81

固安县志(嘉靖) 551

陕西通志 548

陕西商人 644、645

陔余丛考 580

九划

度支 268

度支校尉 222、223、226、268

度支中郎将 222、223、226、268

度支都尉 222、226

度支都督 268

度支尚书 160、217、222、226、240、268

洮西之战 257、258

泉州府志(嘉靖) 576

泉州府志(万历) 564

派征 547

祖祢之祭 33

染色 528、605

染坊 605

染色作业 605

神农 19、21、51

洪武帝 524、541、585

浇花布 609

饶州府志(正德) 541、575

饶州商人 651

兗州府志(万历) 554、634、647

兗州府的棉花取出 643

闽商 636

闽越商人 637—638

养蚕业 584

前庭县 400

酋墩布 607

退田 313、401、492

退田文书 208、315、357—392、419、435

退田文书与给田文书的关系 392—401、481—485

退田文书的形式 357—359

退田文书的全文 359—384

退田文书的缀合 384—392

退田文书的笔体 385

退田地的田数 434

退田额通算表 439

标布 529、531、610、615、640、643、645、646

标局 645

标友 646

标客 643、645

标寸布 610

标布的贩路 643

标布贩出的衰退 648

标布贩出的重新兴起 651

南汇县 604、626

南汇县志(雍正) 593、604、613、615

南汇县新志(乾隆) 616

南宁府志(嘉靖) 567

南翔镇 648

南畿志(嘉靖) 579

南京棉花 539

南京丙字库 558

给田文书 208、315—357、435、453

给田文书的img 320—345

给田文书的形式 316—320

给田文书的缀合 345—357

给田文书与退田文书的作成年代396—399

给田文书与退田文书的关系 392—401、481—485

给田文书与退田文书的该当地域399—401

给田文书草体文字行末字 410—416

给田额表(1) 454

给田分散情况表 472

给田额总数表 464

皇畿(北齐) 295

皇明制书 543

洛阳的屯田 216

按户主分类的田籍文书 315、421、457

咸阳 73

咸宁的大布 566

政役(征役) 214、243、249、256、259

政论 42、96、121

钟化民 555、635

点播 120

便民图纂 4

俨山文集 618

鸦片输入 653

药斑布 606、609

秋税 182

姚崇 169

荀子富国篇 197

厚语 555、635

恒久的折征 547

城居地主 661

草人 138

茹陂 154

草窃 24

草木棉 539

草篅 145

荅布 539

娄县 626

恬度里 640

莱州府志(万历) 575

狭乡 627、440、468

钦善 617

垦租 286

春麦区 5

保定府志(万历) 572

勋田 497

陶宗仪 580

眉织布 531、615、643

畎亩 57

赵过 26、40、71、74—77、93、94、98、99、100、101、111、195

赵翼 580

赵氏五篇 26

赵俨 223、227、242、253

赵充国 212

面食习惯盛行 178

重农思想 21

逃走除退 317、401

战袄 572

胜花纹布 608

城市手工 520

城市的织布业 742、850、856、858、905

荥阳的屯田 216

临时折征 546

十划

海上 590、628

海盐县 579

海盐县图经 613

海盐县的纺织业 613

浙花 593

起运米 551

烧草 145

阅世编 596、599、615、633、642、652

课田法 212、265、267

唐太宗 168

高欢 293、304

高贵乡公 229、232

高柔 254

高粱 10、175

高力士 170

高丽布 608

高隆之 293

资本主义萌芽论争 15、658

浦东青梗 593

浦阳坡 154

唐代均田制 207

党绸之祸 32

租 583

租牛客户 236

租田文书 477

部田 208、438、453、466

钱塘县志(万历) 576

钱懋登·厚语 555、635

钱鸣泾布 610

铁制农具 7

铁器、牛耕的采用 7

铁器专卖法 90、94

铁器专卖制度 90

铁梗大衣 593

宽大衣 593

宽乡 440、468

泰州志(崇祯) 562

泰顺县志(雍正) 563

粉青生布 609

格布 608

徐阶 582

徐邈 225

徐光启 552、571、589

徐献忠《布赋》 616

徐陵《徐仆射集》 163

预付制度 530、617、625、660

诸暨布 611

诸葛诞 226

盐课 549

盐铁论 73、82、93

盐铁会议 73、78、93、100

盐铁专卖 73、78、86、94

盐铁论园池篇 82

盐铁县志(万历) 562

秦晋的布商 644、650

晋令 270

晋故事 264

真定府志(嘉靖) 551

流内官 300

流外官 300

陵阳渠 182

校勘学 288

桓范 227、233

俸禄 544

耕田歌 65

蚕妾 35

原武的屯田 216

郭子仪 172

郭沫若 200

兼丝布 466、606、608

贾充 227、231、232、241、262

贾逵 154、225、226、231

贾公彦 138

贾侯渠 225

贾思勰 17、175

贾似道 524、583

夏税 181

倭寇 652

袁绍 352

袁涣 227

顾或 585

都督 220、222、225、226、240、268

赶车 603

桐华布 539

桑弘羊 70—73、77、83、93—95、98、99、100、101

浆纱 605

浆纱布 651

十一划

做为为政之学的农学 25

梁武帝 163

涿州府志(正德) 572

淇县志(嘉靖) 575

野王的屯田 216

救荒图说 555、570、635

御史大夫 71、73

御题棉花图 596、603

渠犁的屯田 93

梧溪集 580

梧浔杂佩 578、626

梅村家庄藁 590、636

移植法 149

矫萁黄 593

犁耕法的发展过程 3

捺布 610

捺染法 605

排甲 620

授田额 440

清明节 594

清都郡 295

清明上河图 633、641

鸿郤陂 154

膏泽 27

常田 208、438、453、466

常熟县志 576

商税一览 629

商品生产 12

商品生产农业 623

商品生产的织布业 521

商品生产手工业 623

商品生产经营的完成 589

商品作物农业 12

商鞅变法 201

麻苎布 584

续商州志(乾隆) 548

粗布 610

粗放农业 68

碨户 170、174

黄道婆 580、581、585、607、626

黄带穰 593

黄巾之乱 32、37

黄核大衣 593

曹县志(康熙) 554

曹操 203、204、212、215、228、246

曹丕 204

曹爽 233

假 83

职分田 180、474—476

职事 299—301

职事官 299—301

营构大将军 293

菽园杂记 607

脚车 604

脯田 28

脱核棉花 595

畦 511

袱头小经纪 649

停滞性理论 1、2、522、524、537

停滞性社会 15

崔楷 163

崔寔 32、42、96、121、149、195

崔亮 169

弹弓 604

麸行 178

崇明县志 608

教民榜文 543

斜文布 566、581、608、615

第五琦 182

十二划

敦煌的均田制 487—512

董仲舒 78、98、176、201

董宪良《织布谣》 611

董宏度《织妇叹》 616、617

插秧法 165

插秧稻作法 11

播种农耕法 11、165

渭南县志(天启) 548

温州府志(万历) 563、576

阔布 610、615

阔白棉布 526、587、588、610

阔白三梭布 587

寒山诗 177

湖丝 577

湖蚕述 4

湖广总志(万历) 558

雇庸工人 620

落蕃人 409

紫花 593

紫花布 610、615

谢奇 227

谢赞 228

谢肇淛 551

谢枋得 579

棉田 591

棉纱 604、612、613

棉花地 542

棉花绒 558

棉繀 604

棉纱船 613

棉纺工业 522

棉业的形成 577—590

棉花市场 631—653

棉花商人 528、603、611

棉花价格 596、600

棉布商人 588

棉布牙行 642、643

棉花收获量 596、599

棉花栽培状况 593

棉花交易市场的构成 633

棉花的交易状况 632—638

棉花的贩入 633

棉业中心地带 579

棉作经营 590、593、610

棉作经营的收益率 610

棉作地 534、591

棉作地带形成的过程 534

棉作地的面积 591

棉作的构造 591

棉布市场的结构 639

棉布折银 588

棉布批发商 640

棉布的种类 606—611

棉布的传来 539

棉布的交易状况 638—652

粟(谷子) 175、176

粟(谷子)的品种 179

腊田 28、44

斯坦因文献 208

轮台之诏 70、73

轮作方式 185

轮台的屯田 93

搅车 603

番布 607、608

程瑶田 1、10、175

维 605

溲种法 29

棊花布 608

搜粟都尉 40、70—73、76、77、93、100、101

集约程度 68

集约农业 68、239

散播 23

散播法 23、63、112

辍耕录 580

募客的禁止 263

傅玄 160、228、238、242、248、262、267

稀布 610

越人 150

剩退 313、317、401

剩退人田数表 436

畮 54

椎弓 580

朝邑志(正德) 548

智囊补 639

赐田 418

黑核 593

韩仲良 176

堰头 476

瑯琊代醉篇 580

最古的农业遗迹(华北) 7

十三划

禋祀 33

粮长 558、588、639

新昌县志(万历) 576

新城县志(康熙) 560

新受田人的决定 428—434

靖江县志(康熙) 576

新改布 610、646

新安布商 648、649、650

新安商人 529、645、648、649、662

新泾镇 632、640、641

褚华 594、644

福州商贾 637

福州府志(万历) 577

叠山集 579

睢阳屯田 216

颖川屯田 216

路敬淳 170

腰机 605

缝人 35

滨海灶户 628

殿版正史 283

碌轴 144

蜀黍 10

蜀秫 10、175

解户 532、589、622、627

解纳棉布 556、589、610

禁卫鲜卑军户 281

鲍昱 154

瑞金县志(康熙) 560

瑞安县志(嘉靖) 563

靖江县志(万历) 576

靳春的屯田 216

十四划

漳州府志(正德) 564

漳州府志(万历) 577

韶州府志(嘉靖) 565

漕舫 611

穊种 62、65、119、120

賸田 479

漏籍剩地 401

漫散 66

漫掷 66

耦犁 40、42、46、49、95、97、113—115、122、125、126

嘉兴县 613

嘉善县 613

嘉定县 579、590

嘉定县志(万历) 568、587、592、593、608、632、635

嘉定县志(康熙) 594、595、608、609、635、652

嘉定县志(光绪) 632、640

嘉定县的棉作地 591

嘉禾志(至元) 585

榷酤 88

算赋 78

裴潜 227

缦田 45、46、64、66、113、117、118、119

管明 524、582

榻布 539

赛棉轴 607

翟方进 154

辗轴 603

十五划

熟花衣 604

翦绒花毯 609

黎淳 608

镇江府志(万历) 561

镇洋县志(乾隆) 593、594、610、637、649

鹤王市 637、654

稷 175、176

德安府志(正德) 558

德安府全志(康熙) 559

潼川县志(万历) 557

踏车 580

碾碨 167

碾碨经营 9

樊莹 588、639

樊枝花 566

樊氏陂 154

img(熯) 142、161、184、186、194、277

稻人 136

稻田守丛草吏 215

稻麦双季农业 12

畿郡 278、294、396

畿郡的公田 297

十六划

橦华布 539

橦花诗 580

踹布业 660

耨 61、62

辨土篇 24、25、52、53、62

繁昌县志(康熙) 576

潞安县志(万历) 550

燕王且 77、101

整文布 608

霍光 71、77、101

霍性 223

十七划

魏尹 280

魏的屯田 160

魏的屯田制 203、211

魏的典农官 227

魏郡的屯田 216

爵制 81

擦条 604

戴胄 176

襄阳府志 558

徽人 649

徽商 645、648、649

徽州府志(弘治) 562

二十划以上

籍外占田 479

img田(翻田) 593

䆊种 66

赣州府志(天启) 575

赣州府志(乾隆) 575

麟趾格 279

[1]:此索引原为按日文假名顺序排列,译成中文后为了便于读者检索,改为按汉字笔划顺序排列。有的条目的出处适当作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