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序言

第一节 序言

我在前面第二章中,论述了木棉在中国普及到庶民生活中的过程,分地区考察了它在明代所达到的普及形态,其结论是明确了南方和北方表现了相反的分布形态。在北方各省,普及了木棉的栽培,出产丰富的棉花,但是生产棉布却很少,到明末为止,也没有形成织布业。与此相反,在南方各省,木棉的栽培不十分发达,从而棉花的产量也是贫乏的,但是纺织技术却高度发达。在本书第三章,又就发生在这种南北两种地区交界地带的初期棉业的中心地——松江府及其周围地区的棉业,考察了它的形成过程,探讨了它的结构,明确了该地植棉经营以及棉纺织经营的商品生产性质。本章就以上述这些考察的结果为前提,来探讨初期棉业的中心地松江府及其周围地方的棉业市场;从全国范围的结构中,把握其市场的交易关系,并以此来明确普及分布的情况与棉业中心地之间的有机联系,再一次确认松江府及其周围地区的棉业是全国唯一的中心地,进而找出考察其后棉业发展的头绪。考察方法,预定分为棉花原料的交易状态和棉布制品的交易状态两项,分别探讨松江府及其周围的狭义市场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开来,探讨全国的广义的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