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需要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4]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高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越加激烈,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引领性、战略性的地位,而一流大学又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领头羊,更凸显其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起的关键作用。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人才是关键。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当服务于国家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而教学又是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职能。大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掌握高深知识的专门人才,而一流大学培养的学生更是未来行业、学科中的佼佼者,往往会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6]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也是衡量教育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7]
面对国内外发展新态势,一流大学应当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特别是要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应当从解决我国大学的关键性问题入手,转变学科建设的传统套路,将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和加强紧紧地联系起来,从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出发,谋划学科建设内容和举措。[8]进一步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深入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一流大学在国家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力度和培养能力,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培育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人才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