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的利益集团掣肘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创新

(二)固化的利益集团掣肘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创新

自重点学科建设政策推行起,入选重点学科者及其所在大学、高水平期刊等在学科建设政策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互捆绑并趋于固化的利益集团,该集团成员包括沿袭重点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头衔并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学科及其所在高校,在各学科领域内具备高影响力且有利于提升评估结果的期刊等。固化的利益集团对一流学科的变革形成了掣肘,使一流学科利益集团的封闭性提升,不利于构建模式3倡导的开放合作的组织。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间界限明显,前者在集团内部开展学术合作与资源交换,为了稳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地位、保证成员在资源分配中的话语权,一流学科建设利益集团会提高排他性:一是拒绝与集团外成员开展合作,以确保科研成果属于集团成员;二是高影响力期刊更倾向于发表集团成员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成为集团内外成员学习和引用的首选文献,其中,大部分会成为高被引文献,而高被引文献有利于稳固和提升集团成员现有的地位。随着利益集团排他性的提高,其组织架构也会趋于固化,负面影响显著:一是一流学科难以形成开放合作的科研文化,使学科建设囿于集团内,难以与集团外成员开展问题导向的合作;二是利益集团与非“双一流”高校间的壁垒激化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内部矛盾,利益集团的出现与固化非但没有发挥示范效应,反而加剧了双方在资源配置、学术地位等方面的竞争,不利于构建超学科集群、提升一流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