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据与方法
2025年11月13日
(二)数据与方法
本文采取基于量化的期刊分析法,以《教育研究》期刊为研究对象,因为该期刊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办刊最早,也是最具权威的综合性教育学术刊物,且很多重要的学术争鸣和政策研究都发表在这一刊物上,充分见证了40年来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本文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数据库,选取《教育研究》(1979年第1期至2019年第10期)40年间的学术性文献,经人工识别和筛选,最终得到有效样本文献共计8758篇。在前述基础上,本文剔除掉“编者的话”、年会记略、讨论会纪要、编辑部座谈会、稿约、投稿须知、征文启事、“寄读者和作者”、学者介绍、出版说明等不相关的文献资料数据。本文借助关键词在研究主题中的中心概念作用,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础上,综合采用关键词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分析法,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1979—2019年我国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的演进过程。首先,本文通过人工识别和查询,对“多词一义”的关键词进行统一替换与合并,组建新的关键词库。再使用R语言软件,对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修正和更新。其次,本文使用的中文数据库文献格式采用国内计量常用编程模式,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刘盛博博士的自编计算机程序,将CSSCI数据库中的文献转换为软件识别的ISI文本格式。最后,根据已有研究经验,设定4、4、21阈值,在知识图谱中显示关键词节点满足关键词出现次数大于4次,关键词共现次数大于4次,关键词间相似系数大于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