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高校赋能人才高地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人才培养是高校赋能人才高地建设的关键所在

高校为人才高地建设输送新鲜血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这是高校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赋能人才高地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顶尖的学术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全球知识经济的中心,培育的是为社会、学术界、工业界和广泛经济服务的领导者、科学家和学者。[5]实践证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和输送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了计算机、信息、通信、工程和数学等领域60%~80%的博士生,以及经济全领域78%~95%的学士。[6]此外,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科学院院士等在内的国际顶尖人才也大多由大学自主培养,并聚集在大学。

对我国而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的增速明显加快,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普及化。大学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持续增长,为我国各行各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通常呈放射状分布,越接近放射源(高校),毕业生聚集越多。[7]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留在高校所在地及附近区域就业。数据显示,在2018—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本科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高达94.8%,居全国之首;长三角地区次之,比例为87.7%;京津冀地区的比例为66.7%[8]。发达国家也有类似的现象,伦敦地区高校每年培养约13万高素质毕业生,毕业生中有近70%留在伦敦地区工作[9]而在美国,纽约大都市圈的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以及波士顿都市圈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所培养的研究生,也大多选择在当地就业。[10]可见,高校在人才高地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