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高等教育具有国际性和地方性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的地方性是客观存在的,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应当尊重高等教育的地方性,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学习而不移植,借鉴而不照搬,交流而不依附,合作而不放弃参与,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28]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立足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的各家学说和思想大家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汲取智慧。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立足我国实际,将一流大学建设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实践中落实“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的重要指示,胸怀“国之大者”,形成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生动实践。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将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符合我们当下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一流人才。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立德树人首先应当在于“立德”,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特别是对于心智尚处于发展成型阶段的青年来说,核心价值观对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建设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29]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办学育人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指导高校的教学实践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依靠和发掘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30]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使师生们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强大的价值支撑和历史自信,振奋起建设一流大学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