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过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如期实现。我们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一个复兴和变革的伟大时代,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拥有人生出彩机会的伟大时代。

伟大的时代呼唤一流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现代大学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与时代需求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与国家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正如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者洪堡所说:“只要大学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标,它也就实现,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10]一流大学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硬实力发展的根本基础。回顾近现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美、德、英等国的发展之路往往都伴随着本国一流大学的崛起与壮大。放眼全球,建设一流大学为本国提高全球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多国的普遍做法。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正在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其中一流大学重点建设计划有50余项,如德国“卓越计划”、法国“卓越大学计划”、澳大利亚“NCGP计划”、韩国“WCU计划”、俄罗斯“5—100计划”、日本“COE计划”、印度“卓越潜力大学计划”等。世界各国的做法已经表明,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建设一批高水平一流大学,发挥其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流大学是先进知识的传播地,是专业人才的培养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11]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要完成第二个百年征程的伟大使命,就需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为强国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达到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