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平稳阶段(2012年至今)

(三)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平稳阶段(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30条》)、《国家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等,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引,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共出版了高等教育学教材20本,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整体态势趋向平缓。在经历了上一阶段高等教育学教材的发展期,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学教材的数量有所下降。这一情况一方面与教材内容强调知识体系的稳定性有关,另一方面则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由强调倾向“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强调数量的增加转为质量的提升有关。

第二,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目的取向上的整合性。这一阶段,出版的高等教育学教材既有服务于高等教师培养的教材,如2014年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学》(侯怀银主编)、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学》(胡弼成等主编)、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学》(胡建华、周川主编),又有对高等教育理论进行探究的教材,如2012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学新论》(韩延明主编)、2013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主编)、2014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学(修订版)》(顾建民主编),等等。

第三,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的独立性彰显。这一阶段,从整体数量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学教材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但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彰显出独立性。其一,面对严重的学科合法性危机,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仍然在进行中,还有不少研究者希望通过教材来证明自身的独立性。通过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将高等教育学提升到一级学科的地位,有研究者认为,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更要重视学科内在观念建制的升级[9]。其二,从注重高等教育的特色与教育学结合转向高等教育学,使得高等教育学教材的高等教育学特色凸显,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学理性更加突出。其三,高等教育学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既彰显出了高等教育学教材的特殊性,又体现了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区别。有研究者认为,探究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本质所在成为一种主要趋向。[10]

第四,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注重元研究。在经过上一阶段对高等教育学不同内容的争鸣之后,多样的高等教育学教材为高等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元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就教材已有体例来看,出现了以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主体论、活动论和质量论等对《高等教育学》教材进行组织的情况,在内容方面涵盖了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制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