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守与挣扎: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的现状

三、困守与挣扎: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的现状

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重点学科建设,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国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转变,原有的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缺乏激励、学科建设内生动力不足、理论研究转化率低等弊端凸显。[18]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总体方案》指出,“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对标世界一流,立足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发展,明确规定一流学科建设的导向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19]可见,就政策目标而言,一流学科不仅要在理论研究领域追求世界先进水平,更要在科研转化率等实践应用领域有所突破,学科建设要面向应用情境和公民社会,提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那么,“双一流”建设的实际状态如何?是否符合适应时代背景的知识生产模式3影响下的学科建设逻辑?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政策目标?本研究尝试从知识生产模式的五个维度对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现状进行系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