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固然重要,但更要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34]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430万人,毛入学率57.8%,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35]与2015年相比,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增加7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17.8个百分点。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高校办学观念落后、办学经费与资源分配不均、办学效率低下、教育质量和水平缺乏可靠保障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教育规律为指导,制定并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现代大学制度,以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一流大学建设提质增效。
如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36]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战略规划。战略必须解决大学的关键性、全局性、长远性发展问题。[37]对于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首先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根本管理体制,从而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办学兴学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大学章程,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发挥其在重大学术事务决策与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术委员会承担起大学学术管理职责,从而保障大学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办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赋予二级学院更多办学自主权。在完善内部制度和管理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实现从大学管理到大学治理的转变。
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建设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宏观层面,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改革,核心在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现代化,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改善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微观治理与宏观治理保持必要的张力,形成良性循环关系。[38]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党政管得过严过细、高校和社会力量被忽视,都难以调动办学积极性和提高办学资源利用率,不利于普及化背景下的一流大学建设,只有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多元参与的高等教育宏观治理体系,营造优良的办学环境和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为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各方力量。在微观管理方面,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要进一步深化。首先,要落实高校的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化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涌现,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不断更新学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其次,要进一步深化评价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39]在学科和专业设置方面,调整优化一流大学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预警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把就业状况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中。鼓励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培养交叉学科,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一流大学建设质量,使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Xi Jinping's Thou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visited
Bie Dunrong He Zig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0)
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made many important speeches on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strategic tasks and strategic initiativ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o build a strong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and show the role of a great nation.The strategic task of building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is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ho are well-rounded in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social and aesthetic development,to build a first-class teaching team,to build the main force of basic research and the source of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should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nd the fundamental path of running a school rooted in the land of China,absorb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in running a school,and follow the laws of education,so as to build a number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Key words:Xi Jinping;Chinese characteristics;construction of word-class universities;higher education.
【注释】
[1]作者简介:别敦荣(1963— ),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大学战略与规划、大学教学与评估研究;何子耕(1999— ),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1-10-25)[2023-03-05].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3]别敦荣.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思想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7):13-15.
[4]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5]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中国教育报,2021-04-20(1).
[6]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求是,2021(24):2-4.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8]别敦荣.论“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7-17.
[9]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0]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5.
[11]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1).
[1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2021-01-01)[2023-01-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1/01/content_5576082.htm.
[13]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2021-01-01)[2023-01-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1/01/content_5576082.htm.
[14]习近平.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N].人民日报,2021-08-12(1).
[1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16]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N].人民日报,2022-04-27(3).
[17]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8]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19]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2).
[20]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3-01-13].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2).
[22]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5-8.
[2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2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5-29(2).
[25]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EB/OL].(2021-04-19)[2023-01-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4/19/content_5600661.htm?gov.
[26]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9(2).
[27]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8-25(2).
[28]别敦荣.高等教育属性论及其突破[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1-61.
[29]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30]办好思政课,习近平这样强调[EB/OL].(2022-03-24)[2023-01-1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2-03/24/c_1128498494.htm.
[3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N].人民日报,2014-05-05(2).
[32]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EB/OL].(2019-05-15)[2023-01-13].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95471.htm.
[33]别敦荣.发展中国特色、国际可理解的高等教育研究话语[J].中国高教研究,2015(7):9-12.
[3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发布[EB/OL].(2022-09-14)[2023-03-06].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209/t20220914_660850.html.
[36]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EB/OL].(2016-09-09)[2023-01-13].http://www.gov.cn/xinwen/2016-09/09/content_5107047.htm.
[37]别敦荣.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J].教育研究,2010(8):36-39.
[38]别敦荣.必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70年的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19(Z1):1-5,83.
[39]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