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应走向哪里[1]

高等教育学应走向哪里 [1]

李枭鹰[2]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 要:求解“高等教育学应走向哪里”,既要回答“高等教育是何种存在”,也要回答“高等教育学到底求解什么关系”,还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其间充满了“系统现象”和“关系现象”,即系统之中有系统,关系之中有关系,系统与关系相互依生、相互共生、相互规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关系相互交织,构成高等教育难解的密码群,而要走进高等教育世界就必须破译这组密码群。高等教育学应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支脉的高等教育关系为核心研究对象,求解各种高等教育之“是”,揭示高等教育总体规律、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和高等教育特殊规律,建立具有强劲诊断力、解释力、改造力和预测力的高等教育规律体系,并以此为脊梁和支柱建立科学而完备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为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行动提供一套可靠的思维框架、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评判标准。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关系;高等教育之“是”;高等教育规律;高等教育学理论

高等教育学应走向哪里?这个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方向、目标、责任、使命和路径,实为一个涵盖高等教育学“如其所是”和“如其所应”的根本性问题。按照柏拉图的“太阳隐喻”和“洞穴隐喻”,宇宙万物只有在太阳或光明的照耀下,才能有所区分并显示其存在与本质,即没有太阳或光明,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更不用说区分和利用它们了。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我们如果不能以科学的高等教育学为指导,就无法辨别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理性与不理性、公平与不公平、正义与不正义等,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一种奢谈。

作为一种关于高等教育的学问,高等教育学因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而诞生、存在和发展,以认识和改造高等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故而当如柏拉图心中的“太阳”,高悬于高等教育的天空,给予高等教育以光明,照亮高等教育的本质世界,指引高等教育的前进方向,导引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匡正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为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行动提供一套可靠的思维框架、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评判标准。这种远大理想和高位目标,既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教育观,也涉及高等教育的真、善、美的标准,还涉及高等教育的方向、目标、责任和使命。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或危机,要么源于对世界、对人和对生命的认识不深,要么源于对真、善、美的理解不透,要么源于对高等教育理论的探究不足,要么源于对高等教育实践的耕耘不实,抑或还有其他。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会致使高等教育的运行发展总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的合法性要遭到永无休止的质疑和诟病,而我们却对此全然不知,还以为高等教育学界所担忧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只是一种“话语策略”[3]。长期以来,为了摆脱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危机,高等教育学界积极寻找各种合法依据和有效路径,提议论证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研究对象,探寻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研究方法,构建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呼吁升级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提议将高等教育学发展成为“独立于教育学的一级学科”[4],谋求高等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归宿”[5],等等。当然,从根本上看,最为关键的还是构建具有强劲“解释力、建构力、影响力”[6]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因为理论是学科最坚硬的部分,“学科成熟的标志是该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否已建立”[7]。毫无疑问,这在根本上是一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或“高等教育学应走向哪里”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关系属性”[8],通过解答“高等教育是何种存在”和“高等教育学到底求解什么关系”,进而探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或“高等教育学应走向哪里”的可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