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四)建设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围绕破解“卡脖子”难题、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等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科技创新的进程中,一流大学的作用至关重要。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5]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需要依靠更多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一流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开展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在国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他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26]一流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更应进一步发挥在基础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一方面,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另一方面,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世界一流大学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27]《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各类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都需要一批高水平一流大学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一流大学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性作用,对于我国现在面临的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其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能够提供创新技术和知识。同时,一流大学应当更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