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知识生产的学科范式:超学科研究范式

(三)一流学科知识生产的学科范式:超学科研究范式

在知识生产模式3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应以超学科范式作为主要研究范式,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的活力与合作性:

第一,要突破学科壁垒。学科壁垒是老生常谈的困境,其根源在国家学科制度对学科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转变一流学科的研究范式,就必须抛弃以学科目录为尊的理念,以应用问题与复杂问题域为对象,积极开展问题导向的多学科协同合作,强化学科建设主体的合作意识,从实践层面证明学科交叉的可行性与高效益,提升主体的主动性。

第二,要开展跨学科、超学科理论研究。跨学科怎么开展?超学科如何进行?这些是困扰学科建设主体的主要问题,学科建设主体对跨学科与超学科的认识不足导致跨学科实践成为一纸空谈。因此,需提升学科建设主体对跨学科、超学科的认识,从理论层面证明学科交叉的先进性与可操作性,提升主体的积极性。

第三,要给予充分的政策倾斜与支持,从制度层面提升学科建设主体进行学科交叉协作的意愿。既要对跨学科、超学科合作给予肯定与鼓励,又要明确成果的归属划分,使研究成果不至于在各类高等教育评价中处于尴尬地位。在实践中,可效仿杜克大学成立聚焦于超学科研究的支持部门,将部分院系整合为具有超学科特征的代表性学院,引领其他学科院系打破学科边界,并设立超学科项目,扎实推进超学科行动。[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