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各种病情的家庭护理

高血压各种病情的家庭护理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血压计分为两种,一种是腕式血压计,另一种是上臂式血压计。由于腕式血压计所测得的压力值为腕动脉的脉搏压力值,而血液黏稠度较高,微循环不畅的高血压患者,用腕式血压计测得的血压结果会有较大的误差,因此最好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合适的测压环境

测量血压时,理想的室内温度应该是21摄氏度,安静无噪音,测前30分钟内避免受寒、用力、疼痛、疲劳、进食、情绪激动、吸烟和饮咖啡等。测前5分钟内不要行走,应安静休息,放松精神,最好坐靠背椅。

正确的测压步骤

患者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度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

戴好听诊器,用手在肘窝部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把听诊器放在上面,闭紧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压力加到肱动脉搏动的声音听不见为止,再慢慢放开气门,减少压力,并注意水银柱所指的刻度,直到听见第一声搏动。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就是收缩压。压力继续轻减,直到动脉搏动的声音逐渐增加至突然变软变弱时,这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

正确测量时间及次数

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只测1天的血压。对初诊断为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者,可连续测量7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高血压危象临床表现凶险,病人出现剧烈头痛、耳鸣、眩晕或头晕、神态变化、恶心、呕吐、腹痛、尿频、少尿、排尿困难、视力模糊或暂时失明。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异常兴奋、发热、出汗、口干、皮肤潮红或面色苍白、手足颤抖等。

家庭应急处理

1.半卧位,安定情绪,吸氧。

2.口服地西泮10毫克,每日1次,以达到镇静作用。

3.立即口含快速降压药物如硝苯吡啶或尼卡地平10毫克,舌下含化。

4.抽搐、昏迷者,应专人护理,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心力衰竭者应取端坐位。

6.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变化,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高血压危象的注意事项

1.突发血压升高时,应全身放松,静卧休息,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1片或口服其他降压药物,稍觉缓解后即到医院就诊。如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应及时就诊。

2.有过脑出血史的高血压患者当血压再度升高时,应及时送医院治疗,避免再度引起脑出血,尽快将血压控制在150/85毫米汞柱左右。

3.脑血栓患者血压增高时不宜降得太低,先保持在150/100毫米汞柱左右,以免血压降得太低使脑血流量过度减少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

心绞痛的家庭护理

心绞痛的特征是胸部紧绷,有强烈的疼痛,通常发生在用力之后,因心肌血流量不足而引起患者会感到好像有人在用力地压胸部,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而且通常会延伸到后肩、手臂、颈部或上下颌,胸口疼痛的程度可因人而异。

家庭应急处理

1.发作时,停止活动,就地休息,保持安静,解除精神紧张因素。

2.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3~0.6毫克,或消心痛5~10毫克。

3.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4.上述处理无效,且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时,速送医院进一步诊治,以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的日常生活

1.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生活无规律、长期紧张和压力、高脂、高胆固醇、高盐饮食等。学会控制情绪,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斜躺着睡眠,防止在晚上睡觉时发病,可将床头抬高8~10厘米,能使血液聚集脚部,有助于减少发病的次数。

3.避免噪音,暴露于噪音中30分钟,会使血压升高,并且在噪音消退后还能继续影响心脏30分钟。

4.多运动,运动能缓解压力及不适,还可减少心跳次数并降低血压。

脑溢血的紧急救护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等症。

家庭应急处理

1.立即将患者平卧,千万不要急着将病人送往医院,以免路途震荡,加重病情。让病人呼吸道畅通,对于呕吐的病人,将头偏向一侧,给病人解开衣领、裤带,以利于呼吸。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防止舌咬伤,如出现舌头后坠,呼吸鼾声大,可用手将病人的下颌托起,或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4.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5.密切观察病人体征,可让病人做睁眼、闭眼的动作或呼唤病人来观察神志,并注意呼吸及脉搏的次数、节律性、深浅度等变化。

5.最好由2~3人共同协助,把病人轻轻抬到车上,车辆尽量平衡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

脑溢血的日常生活

1.需要卧床休息,要有乐观开朗的心态,对疾病的康复要有充分的信心,与医生密切配合,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2.偏瘫或失语的脑溢血患者,要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如数数、看图说话等),并持之以恒。

3.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方案。

4.病情基本稳定时,可进行按摩、被动活动,可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每日三次,每次10~20次不等。

5.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要定期检查血压,使血压保持在130/85毫米汞柱左右。

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应急措施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液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胸骨下或心前区突然发生剧烈持续性绞痛,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并伴有出大汗、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或迅速处于休克状态。另外还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及紫绀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

家庭应急处理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激动。

2.密切注意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

3.可摸脉搏,注意脉搏的快慢和规则与否,如有条件,可测量血压。

4.胸痛剧烈且烦躁不安时,口服硝酸甘油制剂,同时肌注安定10毫克以镇静。

5.家中备有氧气袋的,可立刻给病人吸氧气。

6.如果发病时病人想大便,绝对不能让病人用力屏气,否则有突然心跳停止的危险。

7.有呼吸及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心肌梗死的日常生活

1.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风险大,需卧床休息一周左右,吃饭、大小便等均应在床上,不能下地。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3.以低盐、低脂软食为主,尽量不食用油炸食物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4.饮水不宜过多。

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屏气排便,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6.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冷刺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胸外心脏按压术

img343

施救者手臂与病人的胸部保持垂直,加力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