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镜人(1923—2009)
张镜人,名存鉴。竹云曾孙,张氏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首届名中医、全国首届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曾获首届上海市医学荣誉奖等殊荣,当代张氏内科的杰出代表。曾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科副科长、中医处副处长、副局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副主任委员等职。曾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名誉顾问,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上海市卫生局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名誉顾问等学术职务。
悬壶60余春秋,擅长内科疾病的中医药诊治,尤精于热病和脾胃病。治热病,继承家学,主张祛邪为先,提倡“表”与“透”;疗杂病每从脾胃入手,崇东垣、景岳之说,临床强调“宏观以辨证,微观以借鉴”。20世纪70年代首创“调气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胃黏膜腺体萎缩不可逆转”的观点,为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及防治胃癌开创了新思路。张镜人潜心钻研医术,造诣颇深,研制中药制剂10余种,愈人无数,并多次应邀海外讲学或会诊,长期参与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并获中央保健委员会奖状。勤于笔耕,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20余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甲级奖等在内的各级科研奖项10余项。
张镜人除了在医学事业上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更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曾促成上海第一个公费医疗中医门诊部的建立,参与筹备成立了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上海市中医学会和上海中医学院等组织或机构。主抓中医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中医政策的制定、各级中医机构的建立和建设、中医人才的培养以及中西医结合工作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上海市中医事业的发展“立下了开创奠基之功”。香港《文汇报》1992年专题介绍张镜人,冠以“沪上中医第一人,堪称上海现代中医业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