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证治研究

二、证治研究

1.风湿热痹证治

症状:低热,关节游走疼楚,肌肉酸痛,或伴局部关节红肿,渗出。舌质红,苔黄糙,脉滑数,或细数。血沉增快。

治则:祛风通络,清热和营。

方药:独活寄生汤去细辛、地黄、人参、桂心,选加丹参、茅莓根、虎杖、忍冬藤、鬼箭羽、鸡屎藤、川萆薢等。

2.热毒炽盛证治

症状:高热持续不解,面部红斑,其他部位亦有损害。全身关节、肌肉疼痛,神昏,谵语,口干欲饮,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腻或光红如镜,脉细数或滑数。血沉增快,血中多可找到狼疮细胞。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去丹参,选加升麻、龙葵、鹿含草、板蓝根、野葡萄藤、生甘草、紫草、白花蛇舌草等。

3.邪毒攻心证治

症状:胸闷,气短,心悸,怔忡,烦躁失眠,或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淡或紫暗,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心电图变化包括心肌炎、心包炎等。

治则:益气温阳,镇心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龙骨易龙齿,去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选加移山参、黄芪、紫石英、麦冬、车前草、猪苓、莲子心等。

4.邪蒙清窍,肝风内动证治

症状:癫狂谵语,伴抽搐,面瘫,偏瘫或截瘫,大便秘结,尿失禁或潴留。舌红少苔,脉弦。包括脑或脊髓侵犯。

治则:豁痰开窍,平肝熄风。

方药:涤痰汤去人参、甘草,选加羚羊角、天竺黄、远志、广郁金、钩藤、生石决等。

5.脾肾亏损证治

症状:面色少华,面目、四肢浮肿,腰膝酸软乏力,足跟痛,肢冷面热,口干咽燥,尿少。舌质淡微胖,苔腻带黄,脉细数。尿常规或肾功能改变,包括狼疮性肾炎、尿毒症等。

治则:健脾益肾,清热化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知柏八味丸,熟地黄易生地黄,去萸肉、莲子、砂仁、桔梗,选加黄芪、生地黄、苍术、芡实、莲须、米仁根、石韦、大蓟根、扦扦活、六月雪、土茯苓、晚蚕砂等,如气损及阳酌加仙灵脾、巴戟肉等。

6.瘀热伤肝证治

症状:黄疸,右胁疼痛,腹胀,纳呆,头晕,失眠,月经不调,肝脾肿大,皮肤有瘀斑,或鼻衄,吐血。舌红,质紫暗,脉细弦。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γ球蛋白升高,包括狼疮性肝炎。

治则:柔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三黄四物汤去川芎,选加丹参、丹皮、川石斛、紫草、虎杖、茅莓根、黄柏、黄芩、鬼箭羽、漏芦、川楝子、延胡索等。

7.气阴两虚证治

症状:低热神倦,头晕心烦,目糊,口干,盗汗,关节及腰部酸楚。舌质偏红,苔花剥或光剥,脉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凉瘀泄热。

方药:秦艽鳖甲散合五阴煎,柴胡易银柴胡,熟地黄易生地黄,去乌梅、五味子,选加黄芪、玄参、川石斛、徐长卿、鬼箭羽等。

惟需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七种证候,并非截然分割,而是互有联系与转化的。初诊发热伴皮疹及关节痛者占大多数,很明显,风湿热痹的证候,每见于早期,继之可转伤肝或脾肾亏损。在此阶段,病情迁延,又往往会产生两方面倾向,一是转趋热毒炽盛,来势虽凶,治疗尚易取效,一是转趋邪毒攻心,或邪蒙清窍,预后均不佳。若邪退正虚,则呈气阴两虚或脾肾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