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标本,攻补兼施法治疗肥胖病

二、兼顾标本,攻补兼施法治疗肥胖病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当人体摄取量多于消耗量时,多余热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逐渐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而演变成肥胖,常会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中医学对肥胖病的认识源远流长,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肥人”“肥满”“膏人”“脂人”等范畴。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主要以气滞、痰浊、水湿或湿热、瘀血为多。肥胖多为素禀之盛,过食肥甘膏粱厚味,以及久卧、久坐、少劳所致,还与遗传、年龄、情志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肥胖的治疗,一般分年龄段,有单纯性及继发性之别,分类对治,攻补兼施,通常在运用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等补法的同时,多兼用活血化瘀、祛痰化湿等通法。青年肥胖患者且不伴有其他疾病者,多属单纯性肥胖,临床多见以实证为主,常有消谷善饥、腹胀中满、大便秘结等湿热中阻症状,在嘱其饮食控制及加强运动外,主要以健脾为主,辅以理气、化痰、祛瘀等法。而临床上中老年肥胖患者,往往病程较长,内分泌失调,不能通过单纯饮食及运动控制,多以虚证为主,常有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肾气不足症状,通常以补肾为主,辅以疏肝、化痰、利湿、祛瘀等法。对于肥胖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者,病情就相对复杂,往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攻补兼施,顾护脾胃,在运用补气、健脾、温肾等补益之剂时,佐以化痰、祛湿、活血等通泻之剂,使补而不滞、泻而不过。

临床上对肥胖病的治疗主要分以下四型:脾虚痰湿型,治拟益气健脾、化痰祛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加减,此型较为常见,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及部分产后发胖者;胃热湿阻型,治拟清热利湿、通腑化浊,方用小承气汤合白虎汤加减,本型多见于青壮年及产后肥胖者,糖尿病者多见;气滞痰瘀型,治拟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此型多见于各年龄段女性肥胖者;脾肾阳虚型,治拟健脾补肾、温阳化湿,方用济生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此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肥胖患者,以痰湿体质者为多见,故用苍术、茯苓、车前子、泽泻、生薏仁、荷叶、厚朴、象贝、胆星等化痰祛湿药,对于偏于虚寒的肥胖,常用肉桂温补去脂。朱抗美认为肥胖患者,首先应该制定较为严格的减肥计划,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加以管理,其次考虑用药控制,也可配合中医其他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透皮、耳穴、刮痧、拔罐等,进行综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