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名溯源
根据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证似古代所称的“阴阳毒”,盘状型红斑狼疮可能与中医学“日晒疮”“鬼脸疮”“流皮漏”等有关。《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董氏《医级》谓:“大抵亢阳之岁多阳毒,流行之纪多阴毒也。”
上面所描述,极似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发热、皮疹、咽喉痛及关节痛、出血等临床表现。
实践体会,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与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辨证及内伤杂病辨证有关。究其病因,主要是湿热侵袭,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瘀凝脉络,若湿从热化,热毒久稽,必然会累及心、脾、肝、肾,损伤气阴,耗血动血,形成“本虚标实”。治疗首应着眼“热”“毒”“瘀”,并注意护阴益气,标本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