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的用药特色
2025年08月10日
五、脾胃病的用药特色
朱抗美主张“顾护脾胃,以喜为补”,认为脾胃是药物及食物赖以吸收以发挥作用的重要脏腑,临床对于脾胃强弱的诊断及临证用药具有一定特色。
对于病患脾胃强弱的判断,擅用望鼻法。脾胃在面部的部位是鼻尖,如果后天之本旺盛,脾胃功能很好,鼻尖就会很肥厚,而脾胃功能差的人,则鼻尖肉薄。如临床上酒糟鼻患者脾胃就特别旺盛,但那是脾胃之火的亢盛,这时不应健脾,而应泻火;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果不予干预,观察其鼻尖肉,是逐渐消下去的。
朱抗美关于脾胃病的临证处方用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脾主升清降浊,喜用荷叶、升麻、黄芪等药以升清,枇杷叶、苏叶、半夏、代赭石、沉香、厚朴等降浊。
第二,喜用的药对:相须为用的如旋覆花与代赭石合用降气镇逆,青皮和陈皮合用以增强理气之效;相反相成的如人参与干姜共用、大枣与生姜共用、藿香与厚朴共用。
第三,喜用的单味药:生姜、白术、大黄、肉桂、砂仁、凤凰衣、麦芽糖。苔腻不化用生姜,化湿开胃用白术,和胃止呕用砂仁,驱寒暖胃用肉桂,苦寒健胃用大黄,补中缓急用麦芽糖,修复胃黏膜用凤凰衣。还认为大黄是推陈致新的要药,可以打通人体瘀堵之处。而肉桂常用于食疗炖肉,或是外敷涌泉穴以引火归元,治失眠等症。对治孕妇妊娠反应呕吐,喜用单味砂仁直接嚼食或煎汤,并认为此有明目安胎的作用。
第四,喜用的药方:泻心汤类、小建中汤、苏叶黄连汤。泻心汤包括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有辛开苦降的作用,出自仲景《伤寒论》,临床加减运用于寒热错杂的脾胃病,效果显著。小建中汤,源于《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虚寒性胃溃疡或胃炎。苏叶黄连汤,记载于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即苏叶三分,黄连三钱,一般应用于感冒期间、胃纳差、泛酸、口苦等属肺胃不和之证,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