埳①井之蛙

井之蛙

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掖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子·秋水》)

注释

①埳(kǎn):浅。②跳梁:跳跃。井干:井四周的台地。③甃(zhòu):井壁。④接掖持颐:水浸到腋窝,托住下巴。掖,通“腋”。⑤蹶:踏。没足灭跗(fū):(泥的深度)淹没脚背。跗,脚背。⑥还:环顾四周。虷(hán):井中红色小虫。科斗:蝌蚪。莫吾能若:没有比得上我的。⑦擅:独自占据。跨跱(zhì):叉开腿立着。⑧奚不:何不。时:经常,时时。⑨絷(zhí):绊住。⑩逡巡:迟疑不前的样子。却:退。⑪千仞(rèn):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⑫潦:通“涝”,雨水很大。⑬益:增多。⑭损:减退。⑮适适然:惊惶恐慌的样子。⑯规规然:渺小的样子。自失:自己觉得不行。

说明

埳井之蛙,或“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用以说明宇宙开阔,学问无边,如果只有一孔之见便沾沾自喜,难免贻笑大方。现在“埳井之蛙”常用来讽刺那些见识浅陋,思想僵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