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玄微

崔玄微

唐天宝中,处士崔玄微洛东有宅。耽道、饵术及茯苓三十载。因药尽,领僮仆辈人嵩山采芝,一年方回。宅中无人,蒿莱满院。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不睡,独处一院,家人无故辄不到。三更后,有一青衣云:“君在院中也。今欲与一两女伴过,至上东门表姨处,暂借此歇,可乎?”玄微许之。须臾,乃有十余人,青衣引入。有绿裳者前曰:“某姓杨。”指一人,曰:“李氏。”又一人,曰:“陶氏。”又指一绯小女,曰:“姓石,名阿措。”各有侍女辈。玄微相见毕,乃坐于月下,问行出之由。对曰:“欲到封十八姨数日,云欲来相看,不得。今夕众往看之。”坐未定,门外报:“封家姨来也。”坐皆惊喜出迎。杨氏云:“主人甚贤,只此从容不恶,诸亦未胜于此也。”玄微又出见封氏,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遂揖入坐。色皆殊绝。满座芳香,馥馥袭人。诸人命酒,各歌以送之,玄微志其二焉。

有红裳人与白衣送酒,歌曰:“皎洁玉颜胜白雪,况乃当年对芳月。沈吟不敢怨春风,自叹容华暗消歇。”又白衣送酒,歌曰:“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自恨红颜留不住,莫怨春风道薄情。”至十八姨持盏,性颇轻佻,翻酒汗阿措衣。阿措作色曰:“诸人即奉求,余即不知奉求耳。”拂衣而起。十八姨曰:“小女弄酒!”皆起,至门外别;十八姨南去,诸人西入苑中而别。玄微亦不知异。明夜又来,云:“欲往十八姨处。”阿措怒曰:“何用更去封妪舍!有事只求处士,不知可乎?”阿措又言曰:“诸侣皆住苑中,每岁多被恶风所挠,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昨阿措不能依回,应难取力。处士倘不阻见庇,亦有微报耳。”玄微曰:“某有何力,得及诸女?”阿措曰:“但处士每岁岁日,与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于苑东立之,则免难矣。今岁已过;但请至此月二十一日平旦,微有东风,即立之,庶夫免患也。”玄微许之。乃齐声谢曰:“不敢忘德。”拜而去。玄微于月中随而送之,逾苑墙,乃入苑中,各失所在。

依其言,至此日立幡。是日东风振地,自洛南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玄微乃悟:诸女曰姓杨、李、陶,及衣服颜色之异,皆众花之精也;绯衣名阿措,即安石榴也;封十八姨,乃风神也。后数夜,杨氏辈复至愧谢。各裹桃李花数斗,劝崔生:“服之可延年却老。愿长如此住,卫护某等,亦可致长生。”至元和初,玄微犹在,可称年三十许人。(《酉阳杂俎》)

注释

①处士:旧时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②耽道:迷恋于学习道术。③饵术及茯苓:饵,服食。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茯苓,寄生于松根的菌类植物,入药以效用不同而分为多种,古人以为服食这些东西可以轻身延年,长生不老。④蒿莱:泛指野草。蒿,艾类植物;莱,藜科植物。⑤上东门:唐时洛阳东城北面的一个门。⑥不得:一直没有去成。⑦言词泠泠:说话声音清越。⑧林下风气:指妇女态度沉静大方。语本《世说新语·贤媛门》。⑨沈吟:通“沉吟”。⑩汗:疑为“污”的异体字“汙”的误刻,汗即污。⑪弄酒:醉酒,发酒疯。⑫依回:顺承。⑬取力:得到帮助。⑭岁日:元旦。⑮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⑯平旦:早晨。⑰安石榴:即石榴。因汉时,由西域安石国传来,故称安石榴。

说明

本则描写花神的故事,奇丽清婉,生动引人。特别是阿措的率真,风神的盛怒,颇具性格,形象鲜明。这则故事在《博异志》里也有记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将它作为小说,清人堵廷棻作的《卫花符》一剧,故事也来源于此,可见它流传之广,对后世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