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冢

三王冢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王,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王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王觉,杀干将。

妻后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思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列异传》)

注释

①干将莫邪:干将,姓;莫邪,名。或曰干将为夫,莫邪为妻。②赤鼻:又称赤比、眉间尺、眉间赤。③思:《太平御览》引作“忽”。④镬(huò):无足之鼎。

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铁器制造的兵器(如剑),在当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武器,因而,那时出现了许多关于铸剑的传说。干将莫邪的传说是最著名的一种。

《三王冢》重点讲述的是干将莫邪之子赤鼻为父报仇的故事。赤鼻欲报父仇,楚王得知后,到处缉拿。他逃到朱兴山,有客欲替他报仇,他毫不犹豫地献上自己的头颅和宝剑。客将头及剑献给楚王,后伺机割下楚王的头颅。这个故事情节曲折,极富传奇色彩,历代志怪小说记载颇多。鲁迅的历史小说《眉间尺》就是依据这段故事,增添了新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后创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