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楼喻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经地垒墼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时人闻之,便生怪笑。(《百喻经》)

注释

①余:别的。②轩敞:宽敞而高爽。③渴仰:十分羡慕。④墼(jī):砖头。⑤犹:通“尤”,更加。⑥怪笑:很可笑。怪,很,非常。

说明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基础,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可能的。寓言中的愚人,既渴仰别家三重楼“高广严丽”,又不愿要下二重屋,只要悬于半空的三重楼,闹出让时人“怪笑”的大笑话。后人把这个寓言概括为成语“空中楼阁”,用来比喻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