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究①
2025年08月10日
老学究
①
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②,适同路耳。”因并行。
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③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④,性灵汩没⑤。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斓如锦绣。学如郑、孔⑥,文如屈、宋、班、马⑦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惟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⑧一部,墨卷⑨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
①老学究:塾师。②勾摄:勾魂摄魄。③庐:房屋。④营营:往来谋求利益。⑤汩没:埋没。⑥郑、孔:指郑玄、孔安国。郑玄,字康成,东汉大经学家,曾遍注五经。孔安国,西汉人,字子国,系孔子十二世孙。⑦屈、宋、班、马:指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⑧高头讲章:讲章,科举时代为士子示范、取法的文章。指此类文章、书籍很长很厚。⑨墨卷:明清科举制试卷名目之一。因应试者以笔墨书写试卷,故名。
说明
本篇讽刺那些一心追求功名富贵,为科举而死读书但胸无文采的学究们,也表明了对科举制度的反对。以鬼“话”来昭示这一道理,颇富情趣。